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任务。随着时代的变迁,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必须把创新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纵观古今中外,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创新驱动其本质就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阵营,肩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使命。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高等院校的扩招并没有成比例的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这不禁让人反思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怎么了。本文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展开研究的。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通过前瞻性的对创新人才等核心概念的界定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第二章以史为鉴,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入手,指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人才、专通相结合人才到创新人才的转变,分析了各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第三章运用对比法,将中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现状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与原因;第四章针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提出一系列的优化对策。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引领时代,成为时代骄子。本文将目光聚焦本科院校,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高校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