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期天气可预报性的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200hPa、500hPa和850hPa位势高度场和海表温度场的36年资料,分析了全球不同季节11~25天和29~59天两个频段扰动量方差贡献百分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EOF方法分别分析了两个频段扰动多年平均的时空变化,探讨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上空大气低频扰动各个季节与北半球SST的相关性,发现:两个频段扰动能量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不同季节扰动对应前期或同期不同海区的SST异常。研究表明,延伸期时间尺度天气的变化与不同季节特定海区热力异常强迫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延伸期天气预报变化的物理机制,可为实际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预报参考关键海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相同高度层位势高度11~25天时间尺度扰动的方差贡献大于29~59天时间尺度扰动的方差贡献。相同季节中层和高层方差贡献的空间分布形式类似,具有近正压结构,高纬度方差贡献大于中低纬度地区,赤道南北的热带副热带区域方差比重最小;低层大气与中、高层主要差异表现在赤道附近,低层大气中赤道两侧的部分地区方差贡献较大。相同气象要素场中不同频段扰动在中高纬地区方差贡献一般大于低纬地区。方差贡献分布与强迫天气系统有密切的关系,阿拉斯加强迫脊区的方差贡献比较明显。  2、北半球海表温度异常与大气低频扰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不同季节影响不同区域大气低频振荡的海区位置不同。11~25天频段低频波动与前一季节海温相关性好于半年前期海温,29~59天低频扰动与半年前期海温相关性较好。秋季海洋因子与北美洲两个频段的低频扰动的关系明显强于其他季节,冬春季海洋热力异常与亚欧大陆低频扰动的关系比较密切。  3、两个频段多年平均扰动的分析表明,扰动振幅在季节的不同阶段强度不同。表明扰动的活跃程度可能与季节变化也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分析大气低频波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北半球不同季节不同陆地上空低频扰动与SST的关系,得到:延伸期预报不仅应考虑中大气内部动力过程,也应当考虑海洋异常热力强迫的影响。即在延伸期预报思路中,除了充分考虑大气动力过程外,还应当考虑季节因素对低频振荡的影响、空间地理位置的特征,以及不同季节关键海区热力强迫的影响。  虽然本文的工作尚未给出具体的预报指标,但通过研究大气低频信号在不同季节的时空变化,可定性估计延伸期预报效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季节的变化。影响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延伸期时间尺度关键海区的分析,为深入探讨海洋影响延伸期时间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基础。论文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在于:确定延伸期时间尺度随季节的可能预报效果,结合数值模式预报输出产品,综合分析强迫因素,提高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效果。
其他文献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产生了大量环境问题,并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北京城区为对象,重点研究海淀区的城市热岛效应,以车载气象仪器流动观测方
本文使用1958-1998年的NCEP/NCAR再分析日资料和1958-1998年的欧洲中心资料,利用离散余弦转换(DCT方法)、谐波分解、相关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对大气波谱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的
本文采用1961~2000年NCEP资料、高空观测资料、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资料和中国西北地区东部48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初步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气候特征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及二者
国内外许多观测事实以及理论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沙尘气溶胶粒子在传输过程中表面化学特性可能受S污染物作用产生变性,使得沙尘粒子表面覆盖着可溶性硫酸盐。在我国沙尘暴发生
本文首先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的强度、所在经度、纬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周期和发生突变的年份。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不仅存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