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课堂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必然保障。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整体进步以及学校全面发展。新疆双语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双语教育的不断发展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疆地区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是新疆双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新疆现行的双语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功能失调、评价方式机械单一、评价主体片面及评价内容缺乏双语学科特点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探讨的很多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也只是一些宏观方面,不符合新疆双语教学的实际,缺乏具体方法的指导,且没有针对性的措施策略。这些都使得有必要对新疆双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深层次的调查研究,探究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寻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研究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反馈及评价效果等方面入手,对新疆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究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多数学校具备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且能够认真对待评价工作,双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缺乏全面性、科学性;第二,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第三,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运用及反馈不及时;第四,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效果有待提高。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宏观层面:双语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力度薄弱、功利化的评价目的、双语教学评价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中观层面: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双语课堂评价氛围的缺失、缺乏有效地监督保障机制以及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微观层面:评价者的职业素质不高、评价功能的认识不到位。鉴于此,针对新疆双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双语课堂评价的主要对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宏观层面:明确评价目标,建立正确目标导向机制、双语教育政策倾斜,健全双语评价相关制度、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丰富双语评价理念、结合双语教育特色,制定全面的评价内容;中观层面:构建多元评价制度,确保评价活动的合理性、创建评价氛围,保障评价活动的有序进行、建立监督机制,保障评价结果的及时合理反馈错误!未定义书签。及时反馈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微观层面:提高评价者素养,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对评价功能的认识,促使评价效能的有效发挥。
其他文献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也开始围绕“健康第一”和“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探索。综合各种参考文献来看,我国的
中考和竞赛中.有时都需要求解一些特殊电路的电阻。说其特殊,是因为其连接方式不明朗,或者虽可弄清连接方式,却很难用常规的方法求解。对此类题目,必须了解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
<正>20年来,我省企业审计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紧密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探索企业审计路子,不断深化企业审计内容,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审计查出了
目的:调查筛选商洛秦王山矿区铅(Pb)元素富集植物。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土壤和植物中Pb元素含量,计算富集系数(BF)及转移系数(TF)并以其为指标,筛选出对Pb元素具有富
老龄人口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资源的上具有贫弱性,在生活质量上相对处于低层次,他们属于承受力较为脆弱的特殊社会群体。虽然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日
在对我国葛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 ,就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依据相机成像的几何关系,建立了相机定位的针孔模型,给出了理想状态下实物与像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模型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对稳定性进行了有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围绕推动社区建设和居民发展的社区教育发展理念,以社区教育实体为依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社区教育管理运作和区域间联合发展的机制结构。我国在
本文从漆艺技法与漆画创作的联系谈起,肯定技法语言在创作中的关键作用。以个人创作过程为依托,通过自己在创作中在选择创作技法方面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经
直译是中国翻译界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周作人为代表的翻译家提出了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的方法而被认知。不过,周作人对直译的定义并非方法,直译的概念内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