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筛选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试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在其生活史中某一段时期内或整个生命时期内,生活于植物组织内部,而对宿主不引起明显疾病症状的一类真菌。研究发现,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疯草是棘豆属(Oxytropis)和黄芪属(Astragalas)两属有毒植物,动物采食后能够引起以神经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中毒。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为疯草主要毒素,一种吲哚里西啶生物碱(indolizidine alkaloids),由于分离于苦马豆而得名。苦马豆素药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很多药用领域潜力巨大,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发酵产物检测等研究发现,疯草中存在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如埃里格孢菌(Embellisia sp.)等。本研究针对疯草灾害较为严重的内蒙古、青海和宁夏地区,采集小花棘豆、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和变异黄芪。然后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鉴定和菌种保藏。对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成分分析,以期鉴定出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并以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发酵菌种,检测其发酵液和菌丝体不同极性段的抑菌活性,为我国疯草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疯草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筛选按照不同植物部位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和菌种保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气相色谱法(GC)对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成分分析,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有两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苦马豆素:XJ-H-1菌株发酵液中SW含量为16.7338 mg/L,XJ-J-1菌株发酵液中SW含量为4.2092 mg/L。2.产苦马豆素菌株的鉴定结合菌落、菌丝以及孢子的形态学观察和真菌5.8S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对两株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两株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在形态学上存在微小差异,但在5.8SrDNA-ITS序列水平上完全相同,同源性高达100%。XJ-J-1和XJ-H-1与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比对同源性高达99%。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这两株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与层出镰刀菌的亲缘关系较近,自检支持率高达90%。结合《真菌鉴定手册》的形态学描述,提示XJ-H-1(XJ-J-1)为层出镰刀菌。3.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研究通过对上步试验分离鉴定出的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层出镰刀菌生物发酵,依次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积比1:1)萃取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制备药敏片。经KB,MIC和MBC试验测定其发酵液和菌丝体不同极性段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层出镰刀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极性段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60 cm,1.984 cm,1.902 cm,1.902 cm。对其MIC分别为0.39 mg/mL,3.125 mg/mL,1.56 mg/mL,0.78 mg/mL。对其MBC分别为3.125 mg/mL,12.5 mg/mL,6.25 mg/mL,6.25 mg/mL。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在对照组上加用自拟方进行中药灌肠,探讨中药灌肠对CKD 3~4期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其对血清中分子物质CysC、PTH、β2-MG的清除情况。方法对肾病科符合要求的门
本文通过对综合体项目建筑特点进行分析,着重地谈论了其市场经销工作实施的几点策略。
六朝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凸显了以文学形式创新为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历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多称之为“形式主义”,并持否定态度。本文从文学本体意识建构的角度重新审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其特点是高灰分,高硫分,低热值。大量煤矸石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循
飞机座椅不仅仅是让飞行员及乘客乘坐舒适,其运行过程中安全性也尤为重要。经对民用航空事故长期调查分析,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事故发生率占总事故发生率的70.4%,而在死伤人数
长江靖江段处于长江下游与河口段的交汇地带,上、下两端均有沙洲将江面分叉,自然形成了流态复杂的水域环境,营养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境,构成了丰富多样的
作为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人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话语分析已经在描述语言学,以及后来的应用语言学中奠定了其重要的地位。而课堂话语分析作为话语分析领域
随着电子封装技术向着高密度、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振动与热引起的可靠性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二级陶瓷柱状阵列封装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典型
本文对不同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的种子品质特性、芽菜感官品质、芽菜营养动态变化规律及芽苗菜生产和营养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各个种源进行综合评定,主要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