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和金纳米粒子层层自组装DNA电化学传感器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碳纳米管(CNTs)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兼具碳纳米管良好的导电性和DNA分子自识别等优异性能,能够明显提高生物检测、诊断、电化学检测的效率。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DNA探针的固定方法及固定量。本论文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金纳米粒子(GNPs)固定DNA探针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检测。   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氧化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羧基化,通过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浓H2SO4/浓HNO3超声法制备的羧基化碳纳米管(MWNTs-COOH)形貌和长度范围分布最佳(50到200 nm)。MWNTs-COOH与SH(CH2)2NH2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备成巯基化碳纳米管(MWNTs-SH)。最后,在金纳米粒子的连接下,通过Au-S键实现了将MWNTs-SH与金电极表面以及MWNTs-SH与DNA探针之间的层层自组装。实验以2,6-二磺酸基蒽醌(AQDS)做指示剂,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上述方法制成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特定基因序列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含Na+浓度为0.3 mol/L的磷酸盐底液(pH7.4)中,指示剂AQDS浓度1.5mmol/L,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可以实现单碱基错配(G-A错配)DNA的特异性检测。利用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标准DNA样品,在8.5×10-10~1.5×10-5 mol/L浓度范围内,检测信号与互补DNA浓度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到1.67×10-11mol/L,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与以往基于物理吸附固定MWNTs的DNA探针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能显著加快电化学指示剂与电极间的电子传递速率,从而提高其对检测互补DNA序列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其他文献
γ-氨基丁酸(GABA)B型受体为代谢型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的C家族。GABA_B受体不仅在哺乳动物的丘脑、下丘脑等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近年来的
近年来,乙二醇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煤制乙二醇和生物制乙二醇的兴起,找到一种新的措施和工艺手段来提高产品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内迫切的需求。在
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的石墨化碳材料,但是它的容量偏小;石墨烯材料是近年来新兴的碳材料,作为石墨材料的组成基元,sp2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层结构支撑起其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也同样展现出优异的性能;Sn能够与Li+发生可逆的合金化去合金化反应而生成储锂容量很大的Li44Sn合金相,但是多次循环的稳定性很差。本论文通过不同方法制备Sn基合金及其与碳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