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列国系列小说演变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国系列小说,大致包括成书于明代的《春秋列国志传》、《新列国志》和清代的《东周列国志》,在历史演义类小说中一向被认为是羽翼信史类的典范型作品。由于作为小说作者或评点者的冯梦龙、蔡元放和陈继儒都是历史小说虚实论争中相当重要的人物,因而这一系列的小说在历史小说虚实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以作者分析和文本比较为切入点,将列国系列小说划分为《春秋列国志传》、《新列国志》和《东周列国志》三个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三个阶段的差异,分析小说作者和创作背景对于小说实录观念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列国系列小说从表里不一到相对崇实再到绝对崇实的发展道路。列国系列小说实录观念的这一变化,也反映了小说从俗到雅、从民间文学向史传文学回归的趋势,同时,这种趋势也贯穿于其它历史演义小说的沿革过程之中。 本文开篇为绪论,主要介绍作为列国系列小说材料来源的元代列国平话,列国系列小说的承继发展状况,同时导入实录观念和羽翼信史的概念。一、二、三章对应于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部分分析了《春秋列国志传》作者特殊身份和成书背景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出了这部小说创作模式的两大方面:对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对《三国演义》的模仿。由此发掘了其实录观念与创作实践的矛盾,指出了小说表里不一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冯梦龙作为文人和通俗小说作家的双重身份对于《新列国志》创作的影响,指出了《新列国志》相对前作在羽翼信史和虚构两方面的加强,特别通过对虚构类型的分析揭示了小说在叙事方面的重大发展和相对崇实的创作面貌。第三部分分析了蔡元放借古鉴今、劝善惩恶的小说评点原则并指出了在它影响下形成的绝对崇实的历史小说实录观念。本文第四部分是对前三部分分析的理论总结。一方面,从个体文本的角度入手,对列国小说的传统评价提出了质疑,并通过与《三国演义》的比较提出了对《东周列国志》的客观评价。另一方面,从整个小说发展史入手,通过作者对比分析了列国系列小说乃至整个历史演义小说从俗到雅、从民间文学向史传文学回归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电影发展到今天,从它的姊妹艺术——文学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其中电影有很多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以往接受研究中,既有对文学读者的研究,又有对电影观众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对电影
《中学生》杂志诞生于三十年代的上海,由开明书店创办。在漫长的时间内它致力于培养民族国家未来的建设主体,“健全的个人”是对这种理想新国民的概括。本文从科学启蒙、思想启
古人常用“面若桃花”“肤如凝脂”来形容女人的美貌,这也是现代女性追求的美容目标。抛开化妆品的层层妆饰,如何做到不施粉黛也能光彩照人呢?  先从舒肝理气、养心安神入手  【记者】 我国中医美容的历史悠久,据资料显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了关于美容方药的记载。那么,中医认为女性的美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武医师】 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黄帝内经》说“心主神,其华在
期刊
萨特的文艺学思想与其哲学思想一样,均以人的自由为指归,“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萨特的哲学“自由”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前
医学自古即是仁术,医生则是仁爱的传递者。不论是中国的《黄帝内经》还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都倡导医学的人性。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似乎越来越重视其科学性,“治人”还是单纯的“治病”成了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真实写照1:81岁老年男性,咳嗽,CT示可疑肺癌,又是气管镜,又是穿刺检查,没法明确不敢开刀,做了两次小剂量化疗,进医院时好好的,一个半月后卧床不起,咳嗽不止,亲友们
期刊
本文以叙事美学来关注当下藏族文学叙事的发展与面临现代性的遭遇。藏族传统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有其自身的叙事传统,藏族社会在传统的“故事”言说中完成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