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的了解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植物体内激素间的平衡关系,本实验以六年生红地球葡萄(Red Globe)为试验材料,采用GA3、6-BA、GA3+6-BA、玉米素四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浆果生长发育动态和品质形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果实的生长发育。正常果的生长表现出S型曲线,僵化畸形果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生长趋于平缓,即从果实发育初期到果实成熟期间,果肉细胞几乎没有发生膨大,处于僵化、停滞生长的状态。2、经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会导致红地球葡萄果实出现大小粒现象,果粒始终处于绿色状态,这严重的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同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改变了红地球果实的果形,使果形指数大于1,果粒表现出纵径大于横径;在花前5 d (5月22日)和盛花后3 d (6月2日)对红地球葡萄处理后,50 mg/kg GA3处理对增大果实单粒重、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显著;浓度为30 mg/kg 6-BA在促进果实鲜重、最大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上较10 mg/kg和20mg/kg效果显著;而在改善果实品质方面,玉米素无明显效果。3、内源激素参照何钟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处理后正常果和僵化畸形果中IAA、ZR、ABA、GA3。花后23 d-30 d正常果和对照果的生长素含量都有一个峰值,而僵化畸形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IAA含量低于正常果和对照;果实内ZR含量变化趋势与IAA相似;正常果实中ABA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出现了三次峰状变化,分别出现在盛花后23 d左右,51 d左右和果实成熟时期,且果实发育初期ABA含量高于成熟果中ABA含量;僵化畸形果在果实发育初期,ABA含量均表现出低水平,之后逐渐增加,但无明显变化规律;正常果实内GA3含量呈规律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出两次明显峰值,除外源玉米素处理外,其它处理后均表现出第一次峰值小于第二次峰值,这两次峰值的出现对果实的两次膨大有一定的影响。赤霉素会导致红地球葡萄果实出现明显的大小粒现象。导致僵化畸形果的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授粉受精有关;另一方面从激素水平来看,有关僵化畸形果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的激素IAA、ABA和ZR含量低于CK,且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缓慢、停滞状态,达不到果实正常生长发育的水平,因而出现了长期处于幼果状态而没有脱落的僵化畸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