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是物理教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专业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中,对物理课程价值进行澄清、筛选和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秉承的、用以指引教师行动的观念体系,是对物理课程价值的经验性的凝结。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是教育观念的缩影和具体化,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整合和驱动的作用。它既是实现物理课程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为研究型、智慧型或创新型教师的核心理念。因此,透视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研究的必然趋势。整个研究中,分别应用文献分析、访谈、观察和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理论探讨,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进行透视与反思。文章主体由四部分组成:一、基本概念的解析和核心概念的理论建构;二、对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背景进行考察与分析,统整物理教师应该持有的课程价值观念;三、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现状分析;四、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建设思路探讨。首先,基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课程价值观念淡漠的现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结合心理学等领域对观念的认识,在对物理课程价值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提出构成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三种意识要素,即:关涉课程价值观念质量基础和宏观指向的“规范意识”、充当课程价值观念具体发展方向和核心的“首位意识”、影响观念向行为转化效率的“实践意识”,三种课程价值意识交互作用于教师的课程观念之中,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即生成上的先在性、发展上的主体性和表现上的超知识性。其次,梳理20世纪以来主流的课程价值发展取向。一方面利用文献法整理不同课程哲学领域的知识观、学生观,并对英国、美国及德国三个国家的物理课程理念的特点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我国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历时性的纵向分析。得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国际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建构物理课程价值体系,并对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进行统整。提出物理教师应该具有三种积极的课程价值观念:(1)发挥物理课程的认知价值;(2)重视物理课程的功利价值;(3)倡导物理课程的文化价值。在现状分析中,针对372名中学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部分教师的访谈、实际观察以及其它途径收集到的素材,分三个主题:“成长中的物理教师”、“抉择中的物理教师”和“行动中的物理教师”,以冲突的视角透视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现实表现。三个主题分别侧重研究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中的规范意识、首位意识、以及实践意识。在此过程中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校级别与教师的课程价值规范意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教龄、职称等因素未能产生显著影响;首位意识总体上依旧偏重于认知价值,且以习题、练习为主要实现形式;实践意识受制于行政管理制度、教学条件的限制,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师评价机制来促进物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的完善。最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基本取向,针对课程价值观念的特点,提出以“实践——反思”为主的,以“理智取向”和“生态取向”为辅的发展机制。并从教师赋权的角度对教师的“实践”进行外在保障,从树立发展型职业理想的角度对“反思”给予内在的促动。本文主要工作:1.解析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内涵和结构。2.构建物理课程价值体系、统整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3.分析影响中学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因素,探讨发展机制,并提出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