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站-网协同规划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发展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势在必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由能源站、供能网络和用户组成,通过能源站实现多种能源相互耦合与转换,通过供能网络互联实现能源站间协调互补,满足用户各种能源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本文以RIES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综合能源站-网系统基本架构与数学模型,从考虑用户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和能源站-网优化布局的两个角度分别对区域综合能源站-网协同优化规划进行研究。考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对RIES规划的影响,提出了计及柔性负荷的区域综合能源站-网协同规划双层模型。上层从经济性、环保性和供能可靠性三个方面进行多目标优化规划,下层计及需求响应补偿成本对系统运行成本进行优化。采用多目标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区域综合能源站-网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得到多个候选规划方案,并采用基于证据推理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得到最优规划方案。算例表明,用户侧柔性负荷通过调整负荷曲线,优化设备容量与出力,实现综合能源站-网协同规划的综合效益最佳,验证了所提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考虑能源站-网布局对RIES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区域综合能源站-网协同初始规划双层模型。上层基于推广p-中位模型建立了能源站-网协同投资建设模型,下层充分考虑能源站内多能流耦合和站间网络的多能协调,建立了多能源站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采用基于最短路径理论的枚举法结合Cplex求解器求解,在优化站-网容量配置同时,对能源站数量、选址和供能网络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算例表明,该模型实现了能源在时空尺度上的转移,解决了传统规划时负荷分配不均、峰谷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考虑能源站-网布局时的规划经济效益更好,对区域综合能源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燃气轮机进一步的发展,朝着更高的热效率和推重比迈进,燃烧室表面温度持续提高。为了保持合金基体在高温下的机械性能,需要加上一层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TBC)。传统的 TBC 材料如 YSZ 和 La2Zr2O7 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温度需求,急需开发新的TBC材料。近年来,高熵材料表现出许多出色的热物理性能,例如热导率低,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已开发出众多的
热解气的燃烧利用可以替代一部分化石能源进行发电或者供暖,与化石能源互补互济、融合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能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用能效率。针对已知的三种热解气,本论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燃烧器结构和操作条件下的热解气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采用雷诺应力模型中的非线性二阶矩(SSG)湍流模型、离散传递法(DT)辐射模型、通用有限速率模型中的涡耗散模型(EDM)以及烃类燃烧简化
由于模块化建造、安全性能高、适应性强、多用途等优点,小型堆的发展逐渐引起世界各国重视。安全壳作为反应堆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对防止放射性产物泄漏起到重要作用。抑压式安全壳可通过抑压系统将事故下堆内余热导出。当发生LOCA事故时,高温高压蒸汽迅速喷入干井,然后进入湿井水空间发生直接接触冷凝,从而抑制安全壳压力、温度的快速升高,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抑压过程涉及蒸汽直接冷凝,喷射流量、温度,连通管管径、淹
当前,我国能源系统仍然面临着化石能源占比较高、新能源消纳困难、能效水平提升缓慢、用户用能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随着能源技术变革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需求侧资源呈现出多种资源组合并存的形式。加强需求侧资源管理,推动需求侧分布式能源与负荷资源有序发展,成为解决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户用能成本等问题的途径之一。需求侧综合能源系统能够有效整合能源电力
霍尔推力器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好的一类电推进系统,由于其具有的高比冲、寿命长等突出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航天领域中。但是与化学推力器不同,霍尔推力器在轨运行期间会产生人为的等离子体环境,当处于原本就很复杂的空间环境中时,会给航天器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分析霍尔推力器羽流环境与航天器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对霍尔推力器的发展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PT霍尔推力器羽流与航天器相互作用主
余热利用是提高热电联产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城市清洁低碳供热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多种余热回收利用方式中,高背压余热供热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其通过适当抬高汽轮机运行背压直接回收利用乏汽余热,大大降低机组的冷源损失,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高背压供热系统受热网参数影响大,供回水温度高时,会出现乏汽利用率降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耦合蒸汽引射器的高背压余热梯级供热系统,该系统由“高背
级联相变储热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储热技术而被广泛研究。本文建立了三级联相变储热单元的二维轴对称物理模型,三种相变材料分别填装在各级换热器的壳侧,体积占容器的85%,按熔化温度从高到低排列。首先,分析了完全充/放热过程中相变材料的液体分数、温度、累积热量以及导热流体进口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研究了翅片强化传热技术在级联式相变储热单元中的应用,分析了翅片数量和翅片高度对各级相变材料的不同影响,还对比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能作为一种洁净、优质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电能替代的意义在于,通过淘汰落后的能量利用方式,采用以电能为核心的技术,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高温热泵蒸汽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型燃煤锅炉电能替代设备,可以有效地回收中低温热源来生产蒸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提高热泵蒸汽机制热效率,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国
随着太阳能、风能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的调峰调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储能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飞轮储能具有响应快、瞬时功率高、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电网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飞轮储能的原理及飞轮储能系统的各部分结构,针对各部分的作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飞轮储能系统中的发热部位主要位于机械轴承和飞轮转子,主要是因真空室内无空气进行有效对流换热,存在散热问题。本文通过
快堆可将核能改造成大规模、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资源,是未来先进核能的发展趋势,钠冷快堆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是其中最有希望的堆型。钠冷快堆经济性与安全性评估涉及到不确定度的量化。在反应堆物理计算中,计算机功能的逐渐强大使得建立数学-物理模型和数值离散方法上的近似逐渐减少,核数据引入的不确定性进而成为堆芯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的最主要来源。故针对钠冷快堆核数据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工作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