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和空间是描述历史进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类历史围绕时间和空间展开,离开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时空观念是高中生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五大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时空观念是前提,史料实证是手段,历史解释是过程,历史价值观是归宿,唯物史观是指导思想。所以,时空观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研究来说,都是最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教师通过构建时间和空间脉络向学生传达历史知识,让高中生学会纵横向历史知识的对比,形成自己的认识,有前因才有后果,对史实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而不是一片茫然。笔者在阐述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必要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了解了在本市L学校内高中生的时空观念现状及由此产生的学习需求,也掌握了教师在课堂内外是怎样把时空观念运用于实践的。当前学生所掌握的时空观念还是较薄弱的,教师自身所储备的时空观念理论也存在不足,在实践运用方面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笔者根据发现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关注学生的学情等一系列培养策略。同时,笔者的教学实例是经过课堂实践,反复修改再实践形成的,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本次研究,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些学法的指导,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其它辅助教学用具,为学生搭建系统性的知识网络提供帮助,都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