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加强和促进农村妇女职业化进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职业化对于农村妇女素质提高和精准扶贫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农村妇女职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农村妇女职业化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是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研究课题。本研究着重从选题背景出发,引申出关于我国农村妇女职业化的问题,随之就职业化问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阐述,提出在本研究中所面临的要点难点和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以农村妇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广东省5个山区市之一的梅州市农村妇女调查问卷结果数据为参考,对农村妇女职业化现状、需求、机制保障与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反映出我国农村妇女职业化道路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即传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地方保护政策、妇女自身的素质等仍然制约着农村妇女职业化的问题。分析的主要方法有:1.运用SPSS软件对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对问卷设计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接着从个人素质、家庭情况和制度环境三个不同的层面,对经过筛选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探究这些因素对农村妇女职业化具有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不同因素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得出影响农村妇女职业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2.通过设计和实现农村职业化教育需求K-means聚类模型,挖掘各异的职业化教育需求背后的共性,同时通过聚类的方式将具有相似职业化培训需求的农村妇女进行组合课程教学,使得这些课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进而在实战中进一步提升农村妇女的职业化能力和水平。要解决农村妇女职业化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它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妇女职业化的总体思路、机制保障、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对职业化途径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是希望通过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引导农村妇女主动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从就业社会化、制度化、职业化等提出了一些具体路径,为农村妇女职业化问题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