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湖南省人民医院近8年(2011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儿童肺炎旁胸腔积液(parapneumonic effusion,PPE)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谱,并分析儿童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complex parapneumonic effusion,CPPE)及脓胸(parapneumonic empyema,P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149例临床诊断PPE住院患儿的临床、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讨PPE患儿的常见病原构成,并分析不同病原感染的PPE患儿的临床差异。另将在本院完成胸水穿刺的48例PPE患儿与同期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23例住院患儿的胸水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2.149例PPE患儿分为CPPE+PE组53例及非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uncomplex parapneumonic effusion,UPPE)组9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儿童CPPE及P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3.所有CPPE及PE患儿在入院3天内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或胸腔镜治疗者归为早期局部干预治疗组,仅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归为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1.1一般资料:149例PPE患儿中男性80例,女性69例。发病年龄为7个月至13岁,以3~7岁患儿居多;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1.2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143例(95.9%)、发热136例(91.3%)及气促30例(20.1%)。2)肺部体征:肺部闻及湿性啰音有90例(60.4%),患侧肺听诊呼吸低、叩诊呈浊音有32例(21.5%),肺部闻及喘鸣音有15例(10.1%),胸膜摩擦音有5例(3.4%),语颤减弱有10例(6.7%)。2.实验室检查:血象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为主有106例(71.4%),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有127例(85.2%),降钙素原升高有92例(61.7%)。3.病原分析:病原检测阳性有130例(87.2%),其中支原体感染72例(48.3%),其余为细菌感染25例(16.8%)、病毒感染22例(14.8%);其中细菌感染有肺炎链球菌8例(5.4%)、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3.4%)、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各3例(2.0%),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各1例(0.7%);混合感染11例(7.4%),病原体不明有19例。不同病原感染的PPE患儿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差异;细菌感染的PPE患儿白细胞计数偏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其CRP及PCT也有明显升高,但支原体、细菌及病毒感染的PPE在性别、年龄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4.影像学表现:通过X线胸片、胸部CT或胸部彩超检查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检查均提示有胸腔积液,根据影像学具体不同表现统计出UPPE患儿96例,CPPE有38例,PE有15例。其中肺实变合并胸腔积液有32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有7例。5.PPE与结核性胸膜炎鉴别:与结核性胸膜炎组比较,PPE组胸水中性粒细胞、LDH及ADA明显升高,而糖明显降低;并在胸部CT检查上针对肺实变与胸腔积液面积进行统计,提示肺实变面积大于胸水面积者多考虑支原体、普通细菌感染,而胸水面积大于肺实变面积者主要考虑结核感染。6.形成CPPE及PE可能的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PPE+PE组患儿在入院前热程、纤维分隔形成及WBC、CRP、PCT水平显著高于UPPE组,而HGB水平低于UPPE组;CPPE+PE形成相关因素的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分隔形成及CRP明显升高是CPPE+P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7.治疗7.1根据病原学结果治疗选择:149例PPE患儿中,支原体感染有72例,58例行常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联合应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仅有14例在应用抗生素基础上进行了局部干预治疗(胸腔穿刺/引流、胸腔镜治疗);细菌感染有25例,有20例行有创干预治疗,其中有13例进行了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病毒感染22例,仅7例进行了局部干预治疗。7.2疗效比较:CPPE+PE患儿相对于常规治疗组,早期局部干预组其CRP水平下降较快、胸水可在短时间内基本吸收,可提高临床疗效,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热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发生胸膜粘连增厚上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湖南地区儿童PPE发病年龄以3~7岁居多,春夏季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及气促,病原以支原体、细菌感染为主,不同病原感染各有差异。2、在胸部CT上胸水与肺炎实变的面积比较可能对区分结核性与支原体、普通细菌感染有一定帮助。3、纤维分隔的形成、CRP明显升高可能提示疾病进展为CPPE及PE。4、发生CPPE及PE患儿在病程早期行局部干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