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法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从20世纪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理论日益丰富,技术日益成熟和多样化。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用量少、方法简便、信息多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药学、生物学、考古学、矿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本学位论文利用荧光光谱法对一些蛋白质、药物、核酸、氨基酸、维生素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相胶束中的荧光性质,探讨了微环境对BSA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CTAB反相胶束中,CdS纳米粒子与BSA之间存在能量转移,导致BSA荧光强度发生猝灭,猝灭程度与CdS纳米粒子浓度在5.0×10-6-3.0×10-5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猝灭常数为1.32×104L/mol。 2.首次利用酪氨酸作为荧光探针研究DNA。通过荧光猝灭法发现酪氨酸的荧光强度比值F0/F与鲑鱼精子DNA(SM DNA)的浓度在7.80×10-6-1.25×10-4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18×10-7mol/L。讨论了pH值及盐效应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酪氨酸与SM DNA以沟槽模式结合。通过新推的荧光方程求算出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为2.24×10-6L/mol,结合比为0.81。 3.利用硫脲嘧啶(TU)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内源荧光的猝灭,发现两者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1.35×105L/mol。由F(?)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算出TU与BSA中色氨酸(Trp)残基之间距离为0.95 nm。由推算出的热力学常数可知两者结合是吸热反应,结合过程伴随着熵的增加。 4.研究了在聚亚甲基蓝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盐酸吡哆辛(维生素B6)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研究表明,阳极峰电流与维生素B6的浓度在0.010-1.03 mg/m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34μg/ml。通过荧光光谱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发现维生素B6的氧化导致吡哆醛的生成,但吡啶环并未被破坏。
其他文献
小波包分复用(Wavelet Packet Division Multiplex,WPDM)技术是一种将小波包变换运用于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新型多载波调制技术,小波包函数时频域相互正交的特性使WPDM系统具
国外文献报道,天然活性成分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合,得到天然活性成分与磷脂的复合物(phytosome或phospholipid complex);其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较原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正> 醋酸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化学中间体和化学反应中的溶剂。最大的用途是生产醋酸乙烯单体(VAM),占全球用量的40%。其次为快速增长中的PTA,其用量占19%;醋酐占12%,醋酸丙酯及
本文利用全国统计数据和个案实地调查的资料,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经费来源、职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本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良好效果的取得,有赖于科学运行机制的建构。当前,我们党需要进一步建构以下六大运行机制:建构工作机制,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有效运行;建构学习机制,确保全
Lermite和Vidal(1992)采用仅保留了活度系数模型(UNIFAC模型)剩余项的Huron-Vidal混合规则,并据此提出了能同时用于预测极性和非极性体系的一种新的基团贡献状态方程模型—UNIFA
<正>中国工商银行围绕客户需求,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支撑,首创网点智能服务模式,全面完成近1.6万家网点的智能化改造,改善了银行侧服务供给,提升了客户体验,为工行供给侧结构性
<正>出现在淬火冷却中的淬火变形问题,首先应当从热处理环节,尤其是从淬火冷却中去找原因。即便引起变形的主要原因在热处理之前,也是先找热处理方面的原因,这样能帮助我们确
<正>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极仍采用Pt/C电催化剂。由于铂资源非常匮乏,寻求新的Pt/C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在保持催化剂活性的同时降低Pt的担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比较P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