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104例急慢性肝病肝脏病理结果,总结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诊治和慢性HBV携带状态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的作用,并对比分析APRI、FIB-4无创血清学诊断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老年科/全科医学科、肝胆胰血管外科住院患者104例。(1)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52例:①38例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14-72岁;②慢性HBV感染者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在37-62岁。(2)乙肝肝硬化肝移植患者,受体肝脏52例病理结果,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29-68岁。肝穿刺活检均由超声医学科同一医师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自动弹射式活检枪18G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单独完成,详细记录肝穿刺病理结果,结合病理诊断分析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显原因肝损伤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14例肝穿刺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ALT水平是否与肝脏病理有某种相关性。将所有慢性HBV感染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无肝硬化组(S1-S3)和肝硬化组(S4),分别计算出APRI、FIB-4的值,分析与乙肝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评价无创诊断模型APRI、FIB-4对乙肝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图。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者36例(94.7%)。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共17例(44.7%),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1例(28.8%);AIH-PBC重叠综合征4例(10.6%);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5.3%);药物性肝损伤7例(18.4%);酒精性肝病5例(13.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例(10.6%);肝窦阻塞综合征2例(10.6%);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2.6%);病因仍未明确者2例(5.3%)。2、14例肝穿刺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ALT水平分为正常组10例和异常组4例,肝脏病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其中包括:4例 G1S3;4例 G2S1;4 例 G2S2;2例 G2S3。3、将66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无肝硬化组(S1-S3)和肝硬化组(S4),两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的AST、PLT、ALB、APRI和FIB-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纤维化程度与AST、APRI、FIB-4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0.651、0.679。纤维化程度与ALT、PLT、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28,-0.646、-0.548。纤维化程度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101。(3)乙肝肝硬化组(S4)患者的AST、APRI、FIB-4水平高于无肝硬化组(S1-S3)患者,ALT、PLT、ALB水平低于无肝硬化组(S1-S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RI、FIB-4对乙肝肝硬化组(S4)有显著诊断价值(P<0.05),AUC分别为0.966(95%CI,0.888-0.995)、0.981(95%CI,0.913-0.999)。APRI 和 FIB-4 的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APRI阈值为0.82时,诊断乙肝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度分别为90.38、92.31、97.93、70.62、90.91%;当FIB-4阈值为0.98时,诊断乙肝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度分别为 96.15、100.00、100.00、87.56、96.97%。[结论]1、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94.7%)。2、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在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占有较高比例。3、ALT水平并不能完全反应肝脏组织学改变。4、肝穿刺活检可以弥补对ALT持续正常的HBV-DNA 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5、APRI、FIB-4血清学无创诊断模型在慢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和阳性预测价值均较高,有一定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