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腐蚀H形Q690钢梁整体稳定承载性能及可靠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钢材因其自身强度显著提升,在实际建筑结构应用中可以有效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与结构自重,相应地也可以减小焊缝尺寸,提升焊接质量与结构疲劳寿命,同时还可以减少其上各类涂层厚度与用量,降低构件制作加工、运输安装等费用。因此,与普通钢材相比,高强钢因其在结构安全与环境友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型钢结构工程当中。由于钢材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暴露在大气环境下时极易发生腐蚀,而腐蚀作用则会使钢结构构件的抗力劣化,降低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国内外学者围绕钢结构腐蚀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大多都集中于均匀腐蚀对结构构件性能影响的范畴,而相较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对结构的安全危害更加严重,因此对局部腐蚀后高强钢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局部腐蚀后Q690高强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并将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其受腐蚀后的可靠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圆柱体蚀坑简化形貌模拟钢板的局部腐蚀损伤,利用本课题组已有的Q690钢板材性试验数据,基于真实的材性数据简化本构模型,考虑初始缺陷与残余应力,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局部腐蚀后Q690高强钢梁模型,并与文献试验中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2)对局部腐蚀后Q690高强梁整体稳定承载性能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分析的参数包括:构件腐蚀体积损失、简化后腐蚀蚀坑深度、腐蚀区域分布位置、截面参数。通过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出各腐蚀参数变化对高强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局部腐蚀高强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预测公式。(3)对局部腐蚀后Q690高强钢梁的抗力不确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构件材料性能、几何参数、考虑局部腐蚀的计算模式不确定性随机变量进行参数统计分析,得出具体的腐蚀高强钢梁抗力不确定性统计参数。(4)通过对大气环境下钢材腐蚀体积损失率与其受腐蚀年限关系的研究,建立高强钢梁抗力随腐蚀年限变化的衰减模型,结合腐蚀高强钢梁抗力不确定性统计参数,利用JC法计算其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时变可靠指标,并基于该时变可靠指标的分析,给出Q690高强钢梁受腐蚀后的最佳检测修复时间建议,为结构工程后期的使用、检测、维修加固及拆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的优点,钢管能有效约束混凝土,其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简单叠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钢管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由于钢材的金属化学属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腐蚀现象,尤其是当结构的防腐层脱落或破损后,钢材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发生腐蚀,腐蚀是影响钢管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钢管混凝土钢管表面局部腐蚀的存在,会削弱钢管截面,改变截面形心位置,减弱钢管约束作用,导致钢
无锂负极电池因其相比于目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大幅度提高能量密度,充分发挥锂金属高比容量的优势而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无锂负极电池中,所有的活性锂最初都储存在正极材料中,在初始的充电过程中,活性锂从正极提取至负极,并直接原位电镀在裸集流体上。尽管在无锂负极电池中没有过量的锂存在,全部活性锂都来自于正极材料,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其中锂的不均匀沉积会加速锂枝晶的形成与生长过程,降低活性锂的利用率;
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建材,既解决建筑垃圾堆积问题,又缓解了建筑材料短缺的问题。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包裹着力学性能较差的残余砂浆,导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大的离散性,且力学性能较差。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存在尺寸效应,即力学性能随着尺寸的增加而降低,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影响,导致其尺寸效应更为显著。再生混凝土的尺寸效应试验研究,往往因为试验条件的限制,无法以较小试验成本获得
众所皆知,方形截面普遍应用于工程结构,如大跨度悬索桥的桥塔、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等等。但是,在设计这些结构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风荷载对其的影响。例如,丹麦Storebaelt East Bridge跨海大桥的桥塔,当处于复杂的风环境中时,发生了不同幅度的振动。大跨度悬索桥桥塔的微幅振动可以诱发主缆的振动,严重威胁桥梁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因此,研究者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方形截面复杂的风致响应
索撑网壳结构是在单层网壳的基础上,施加预应力拉索而形成的一种混合空间结构体系,能充分改善单层网壳稳定性能的同时,提高结构承载力,减轻自重,并保持结构通透性能和采光性能好的优点,非常适用于自由曲面形态的建筑结构。目前考虑缺陷对索撑网壳稳定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初始几何缺陷,而对具有其它类型缺陷的索撑网壳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并不充分,这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于是,本文对具有节点刚度缺陷和索力
随着智慧供暖的逐步发展和智慧供暖建筑的出现,如何正确、精确地获取平均室温信息是实现建筑供暖智慧化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房间实际温度分布不均匀,传统的室温传感器的布置受到空间的限制,以及布线以及技术等要求,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只能反映传感器所在位置周边一定空间内的温度信息,不能准确反映房间的实际平均温度情况。本文调研并总结了不同室温传感器的类型、功能和使用场景,对传感器设备使用做了基本的整理概括。以实地
某地表水厂由于水源被严重污染,需要更换新地下水源。由于应急需要水源地地下水井源较浅,导致地表水混入地下水中,使新水源水呈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复合污染的性质,浊度、色度、铁、锰、氨氮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常规两级过滤工艺工艺难以使该水源水处理达标。针对该水源水的特点,本文研究了采用混凝加两级生物强化过滤除锰除氨氮工艺,使该水源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首先在现场实验中仅使用常规两级过滤工艺运行的效果不佳
岸滤是一种历史悠久、绿色高效的自然水处理工艺,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岸滤技术也存在产水量小、抗污染冲击能力差、滤层易板结、生物安全性不稳定等缺陷,导致其难以作为饮用水技术单独使用。本文针对岸滤技术的不足之处,适当缩短岸滤的水力停留时间,将岸滤与超滤技术耦合联用,提出一种岸滤-超滤组合工艺,以哈尔滨段松花江水为原水,考察其对天然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和运行稳定性,并探究岸滤对超滤膜污染的缓解机理
随着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与大型文娱表演日益增多,大型体育馆作为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已在全国范围普及。大型体育馆内空间构成复杂、人群密度较大、疏散时间集中,因此其安全疏散问题一直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目前多数研究聚焦于运用量化的方法研究客观因素对于疏散的影响,但与疏散中主观因素影响相关的研究较为有限。因此,本文将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引入建筑安全疏散研究,系统研究疏散感知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要素,建
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无法形成强度一直是一大难题,传统冬季施工养护方法由于能源消耗大、强度形成慢等缺点并不适合用于严寒地区的养护工作,同时沿海严寒地区海水资源丰富,若用以制备混凝土势必会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所以在保证构件中氯离子的含量处于国家标准的范围之内使用海水制备混凝土是未来设施建设的可行方案。欧姆热养护作为一种养护方式具有早期强度形成快、克服严寒环境等优点,若混凝土在欧姆热养护过程中可以降低有害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