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机管内振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特林机作为一种外燃式发动机具有多热源的广泛适应性和优良的环境特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振荡流是斯特林机内部工质的重要特征之一。精确地分析和预测斯特林机换热器内的振荡流动和传热性能,对于优化设计斯特林机而言十分重要。针对斯特林机换热管内振荡流具有空间狭小、高频、可压缩、多变等复杂特性,本文开展了管内振荡流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现有振荡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双活塞驱动管内层流振荡流为研究对象,应用复合函数理论求解控制方程,得出层流充分发展下管内振荡流动和传热的分析解。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的k-ω双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求解管内振荡湍流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周期内不同相位下管内截面速度和温度分布都有着显著差异,在某些相位下出现“速度环”和“温度环”现象;当管壁加热温度恒定时,轴向高温流体主要位于x=0截面附近。采用热线技术HWA和相位多普勒技术PDA分别测量不同工况下管内流场分布并与分析解、数值解相对比,表明对于低动态雷诺数Reω层流管内振荡流动,实验值和复合函数分析解吻合度较高最大偏差低于15%而与湍流模型数值解偏差较大;相反对于较高Reω数湍流工况,湍流模型数值解较为准确偏差小于16.5%而分析解仅能给出定性描述。开展恒定壁面温度的管内振荡流换热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振荡频率(Reω)增大管内流速增加,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厚度减小,对流换热增强,斯特林机热功转换效率提高。将复合函数理论和湍流模型数值法应用于环形截面管内振荡流,发现通道外径与内径比值c对于流动影响较大。当c较大时,截面速度呈“环状”分布,c较小时,则近似为抛物线分布。相同Reω数下,随着c值减小周期内温度振幅增加,波动加剧换热管传热效率增加。
其他文献
喷雾冷却因其在高热流密度下的高效换热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设备的热管理,其中钢铁铸造业更是广泛应用喷雾冷却来为高热流密度的高温表面降温,以及保障高温工作环境下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使固体生物质转变为液体生物油。由于粗制的生物油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及氧含量较高、PH值较低、粘度大及稳定性较差等劣势,需要经过一定的改性才能作为高品位液体燃料使用。其中乳化及催化裂化是生物油改性的重要技术,它们可以实现低品位生物油向高品位液体燃料的转变。本文基于分子蒸馏技术对生物油分离后的馏分油进行乳化及其典型模化物进行催化裂化改性。首先对稻壳
近年来,窄通道的流动沸腾换热成为两相流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窄通道由于其结构紧凑,换热强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热能、核能以及其他工程领域。流动沸腾换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市民生活需要,则需要自来水厂源源不断的给用户供水。自来水厂的水源一般都来自地势
本文以某630MW亚临界四角切圆燃油气锅炉为原型,在1:15缩小搭建的冷模试验台上,采用风速测量定量分析和烟花示踪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假想切圆设计值、燃烧器上下组间距、八
学位
本文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技术应用到了对壳寡糖混合物的分离中。首先对国内外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然后介绍了壳寡糖现有的分离、分析手段以及生物活性。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采用等摩尔连续变换法筛选出3-氨基苯硼酸作为功能单体。继而确定了苯硼酸化胶的合成步骤:第一步以硅胶为基质与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氯代化硅胶;第二步以氯代化硅胶为基质与3-氨基苯硼酸反应合成苯硼酸化硅胶
钝体绕流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涉及流动分离、旋涡脱落及振动等诸多问题,尾迹流场极为复杂,蕴涵着十分复杂的物理机理。脱涡过程在钝体两侧交替发生,使得钝体四周应力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进而使钝体受到周期性的作用力,如果钝体允许发现弹性应变或为弹性支撑,钝体会产生振动,钝体的振动进一步影响尾迹脱涡模式,这种流体与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称为涡致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VIV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