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眼震电图、经颅多普勒检查技术,观察旋转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眼震电图频率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探讨这种治疗方式改善前庭功能及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机制,提出最佳的旋转牵引方式。方法: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到模型对照组、单纯牵引和旋转牵引治疗各组家兔右侧颈椎横突处软组织,造成右侧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降低,第二周重复注射一次,建立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空白组在同一位置做生理盐水注射。注射后第7周开始,对单纯牵引和旋转牵引各组分别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上做连续10天的相应治疗,模型组和空白组每日除进行模拟捆绑外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各组以四柱秋千进行前庭单摆刺激做眼震电图(ENG)频率检测,以经颅多谱勒(TCD)技术检测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将8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ENG频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纯牵引及旋转牵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ENG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牵引各组与旋转牵引各组相应体位ENG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组内后伸位与前屈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差异(P<0.05),中立位与前屈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空白组与模型组BA、LVA、RVA流速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纯牵引及旋转牵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BA、LVA、RVA流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牵引各组与旋转牵引各组相应体位BA、LVA、RVA流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组内后伸位与前屈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差异(P<0.05),中立位与前屈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结论:(1)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至家兔一侧颈椎横突处软组织可成功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2)旋转牵引能够增快眼震频率;(3)旋转牵引能够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各旋转牵引组疗效均优于相应体位单纯牵引组;(5)旋转牵引组以后伸10o~15o位牵引疗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