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成都市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土壤和部分蔬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性质土壤的镉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和蔬菜中痕量镉的方法研究;不同性质土壤中的镉形态分布特点;土壤中镉形态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添加CaCO3和磷对土壤镉形态分布的影响;成都市区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主要研究成果:8-羟基喹啉与钴离子对镉氢化物发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对重金属干扰元素具有掩蔽作用,成功建立了测定蔬菜及土壤中的痕量镉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土壤样品中有80%受镉污染,土壤有效态镉与土壤总镉有良好线性关系:Cd(Ava)=0.27[Cd]Total-0.0049;不同性质土壤镉形态分布相差较大,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属于强度变异,其余三态属于中度变异;有效态是各形态的综合反映,其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对其贡献最大;土壤环境因素对镉形态分配的影响强于土壤化学组成的影响,其中pH是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所有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碳酸盐结合态与pH,CaCO3呈显著正相关,有机结合态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残渣态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添加CaCO3使可交换态镉含量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增大,碳酸钙和磷在影响可交换态镉和碳酸盐结合态镉时具有同向作用,对残渣态镉的影响是异向的;成都地区的四种蔬菜中镉大部分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蔬菜对镉的富集能力菠菜>芹菜>白菜、萝卜;在每种蔬菜中的分布分别为:菠菜、萝卜:叶>根>茎;芹菜:根>茎>叶;白菜:叶>茎>根;蔬菜中镉与土壤有效态镉及总镉呈正相关,但与有效态的关系更密切,其关系可用对数模型y=alnx+b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