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蛋白提取及蚕蛹蛋白复合氨基酸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以蚕丝纺织业大国闻名于世,蚕蛹作为丝织产业副产品,其产量居世界之首。蚕蛹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蛹油、糖类等,由于蚕蛹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研究了蚕蛹蛋白提取工艺和蛋白提取后剩余蛹粕中蛋白及可控酶解后剩余固体蛋白水解制备氨基酸工艺条件优化。其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单因素实验对蚕蛹蛋白的提取及超声萃取蛹油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为1:3,过滤次数为3次,pH为3.0;以石油醚与环己烷等体积混合溶液为萃取剂,固液比为1:5、超声功率为350W、温度为50℃,超声40min进行2次超声萃取为最优工艺,并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蚕蛹蛋白及蛹油进行提取,制得蚕蛹蛋白中蛋白质含量为91.2%,水分含量为1.7%,灰分含量为1.2%,脂肪含量为1.0%,蛋白回收率达到53.0%,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规定的优质蛋白标准,可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   (2)在蚕蛹蛋白提取后的蛹粕中还含有大量蛋白,约占提取前蛋白含量的40%。本实验通过酸水解蛹粕中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对蛹粕中剩余蛋白进行充分利用。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一步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酸水解工艺,得到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为105℃、盐酸浓度为5.05mol·L-1,固液比为1∶7.6,反应14h,其水解度为60.4%,与响应面实验预测值60.0%比较,相对误差只有0.7%,说明通过响应面获得的回归方程可以应用于实践。活性炭对复合氨基酸溶液脱色,其脱色率可达到44.1%,氨基酸的损失率为9.0%。   (3)将可控酶解制备蚕蛹多肽后剩余的固体蛋白酶解制备复合氨基酸。将可控酶解后的固体蛋白冷冻干燥,并进行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测定。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剩余的固体蛋白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9.4,E/S为3.7%,水解2h,在此条件下得到水解度为31.2%,与预测值31.0%相对误差仅为0.6%。利用活性炭对复合氨基酸溶液脱色,其脱色率可达到82.1%,氨基酸的损失率为11.3%。
其他文献
以甲醛为交联剂,在氯化钠过饱和盐溶液中进行交联制备BC/PVA复合凝胶膜,并讨论了不同的PVA, BC含量以及交联反应条件对凝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膜力学性能随PVA、BC含量的增加呈增强趋势,但BC含量过高,自身会发生团聚,影响其在铸膜液中的分散性,因此选取铸膜液中PVA含量为10%,BC含量为0.5%,即BC占固含量的4.76%;同时探讨得出甲醛交联制备BC/PVA复合凝胶膜的工艺条件
多糖经过化学改性后其应用性能大大提高,从而使多糖衍生物广泛应用于造纸、石油开采、纺织印染、废水处理、食品、医药等行业。本论文以玉米淀粉和瓜尔胶为原料,小分子醚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作为阳离子醚化剂,通过微波干法制备出取代度为0.19-0.51的阳离子淀粉和取代度为0.16-0.47的阳离子瓜尔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通过极差分析得出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制备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