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国证券市场开盘阶段的价格确定采用封闭式集合竞价交易机制。为了增加证券价格的发现效率,我国证券市场将封闭式集合竞价机制改为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然而国内关于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的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没有做市商。因此,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是否能够达到增加证券价格发现效率的目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国外的研究表明存在做市商的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中会出现价格操纵的行为,而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是否存在价格操纵行为尚无理论上的研究。本文构建了无做市商条件下的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者在开盘前集合竞价阶段的订单递交策略,进而分析其对证券的流动性与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操纵动机的知情交易者在集合竞价的开始阶段操纵价格的可能性较大。这类交易者为了防止证券真实价值信息的揭示,可能会采取反向操纵策略来释放证券的虚假信息。此外,没有操纵动机的知情交易者会基于自己的私有信息递交真实的订单信息。随着交易的进行,证券的真实信息会逐渐的揭示,当此类交易者的私有信息不如公共信息时,此类交易者会根据公共信息来递交自己的真实订单。鉴于我国开盘前的集合竞价机制的单一,相应的数据也存在不足,本文通过netlogo仿真比较了不同集合竞价机制在成交量与价格发现效率,研究发现开放式的集合竞价机制在成交量与价格发现效率方面要优于封闭式集合竞价机制。研究结论支持了我国将封闭式集合竞价机制改为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