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未富先老让社会面临很大的养老压力,每个家庭都正在或即将面临养老问题。而在所有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家庭生命周期进入后期阶段若出现独生子女死亡现象,其父母除了会面临普通家庭的一般性问题外,还会遇到更多的养老困境和养老风险,此时的独生子女父母变成了失独群体。然而,在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下,独生子女家庭己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结构。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死亡风险的增多,加之我国目前暂不放开二胎的政策态度,失独群体的规模将日趋庞大,尤其是高龄失独群体在失去独生子女这个养老支柱后的养老生活亟需得到妥善安置,这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定与和谐。本文通过对目标人群发放问卷的形式在徐州市P县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多选项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并通过与正常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情况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反映城镇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总结其中凸显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分析他们的养老需求和意愿,以期提出有益于改善城镇失独老人养老生活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五大章节。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组成,这两章内容是本论文的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笔者将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详细论述徐州市P县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养老方式模式建构;第五章为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本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前章所构建的养老模式操作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建议。具体内容及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文中涉及的几个主体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的一些重点理论进行了阐述,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失独家庭的基本概况,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对受访父母的养老困境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分析,并对困境原因进行社会学分析,进而对受访父母的养老需求从经济、生活、精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对受访的正常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失独父母的养老需求进行比较。第四章描述了目前可供老年人选择的几种养老方式,分析了受访失独家庭养老方式可选情况,进行城镇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模式建构并对该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加以分析。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本章结合我国各地扶助政策新举措的特点,就如何更好地解决城镇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开展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讨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及其他辅助建议,最后总结本文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