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体群集(flocking)现象,群集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生物体生存、觅食、迁徙。模拟生物体的群集运动,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群集控制,使飞行器之间可以更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体群集(flocking)现象,群集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生物体生存、觅食、迁徙。模拟生物体的群集运动,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群集控制,使飞行器之间可以更好的互相协作,从而增强整体能力。本文主要以四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设计分布式控制器,在无领导者的情况下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在群集运动中的汇聚、避碰与速度匹配的控制。本文沿着由易到难的研究思路,首先研究了基于二维简化模型的四旋翼的群集,然后研究了基于三维简化模型的四旋翼的群集控制,进而在更一般的三维空间模型基础上基于姿态动力学研究了四旋翼群集速度同步问题,最后考虑了基于ROS的软硬件实验。论文中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在二维简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四旋翼飞行器在xoy平面上的群集控制。将空间六自由度模型进行化简,并变换到极坐标系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进行设计,考虑合适的人工势能函数,对飞行器位置进行控制,使得从不同起点出发的四旋翼飞行器得以汇聚。基于一致性理论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最终实现飞行器在二维平面上的群集。二、在三维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欧拉角描述飞行器姿态,考虑四旋翼多处在低速运动的情况,研究四旋翼飞行器在三维空间中的群集控制。将四旋翼飞行器分为位置子系统与姿态子系统分别进行考虑。在位置子系统中,基于多智能体群集控制研究中所提出的控制器结构,设计人工势能函数,设计控制器,并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说明系统稳定性。根据位置子系统所期望的控制输入求出所需要的姿态角,作为姿态子系统的给定。在姿态子系统中基于反步法分别在横滚、俯仰、偏航三个通道上设计控制器,跟踪姿态子系统的控制目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在实现飞行器汇聚的同时实现了速度匹配,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保证了飞行器间不发生碰撞。三、在三维空间六自由度模型基础上,基于旋转矩阵描述姿态,从姿态动力学出发,设计转矩控制器,实现四旋翼群集中的速度同步。直接从飞行器动力学出发,利用邻居和自身的姿态信息设计转矩控制器,通过对飞行器姿态的控制实现群集过程中飞行器间的速度同步。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与拉萨尔不变集定理说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四、在ROS框架下,搭建软件实验平台、硬件在环实验平台、户外实验平台。在软件实验平台中,编写C++程序,在Gazebo虚拟物理世界中,实现了对多架无人机的8字环绕队形、三角队形、一字队形的控制,验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在硬件在环实验平台中,基于大疆M100四旋翼飞行器飞控在线和Gazebo虚拟物理世界中无人机互动的方式,实现群集过程中的汇聚过程。在户外实验平台中,基于现实世界中飞行的四旋翼飞行器与虚拟世界中飞行的四旋翼飞行器进行互动的方式,进行了群集中汇聚过程的实验,记录并分析了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的常用零部件,其故障(损伤)是旋转机械失效的重要原因。当前针对轴承故障有无及其类型诊断的研究较多,而针对轴承性能退化(损伤发展)程度评估的研究较少。如果能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轴承的性能退化进行有效评估,那么就可以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和维护设备,缩短停机维修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可靠性,有效降低机器全寿命周期费用。本文基于振动信号,针对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过程中的信号带通滤波、特
摩擦和间隙广泛存在于机械系统中。摩擦是由两个相对运动的表面接触引起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行为,特别是在低速运动区域,又会引起磁滞效应。机械传动系统中,又由于驱动单元(例如
针对现有的光学和电磁学成像设备在大雾、雨雪、强辐射、深海、烟雾等无法工作或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在空气环境下提出一种用于障碍检测及成像的二维稀疏超声相控阵解决方案。
能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过程中表现出随机性、间歇性、不确定性和不可调度的特点,单纯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不可避免地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电网正常运行。因此,通过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应用与协同增效,结合信息科学和控制科学中的建模、估计与管理方法,形成容
风力发电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保证能源、电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风能所固有的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和间歇性特点对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及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变得不容忽视。利用储能系统的有功及无功吞吐能力,实时调控风电入网功率,从而在实现风能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最小化其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电池储能系统,以平抑风电输出
合成信号源可以产生频率和功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到仪器领域,使得仪器的测试功能不断丰富,仪器成本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系统验证主要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而且越来越广泛。人脸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正在逐渐增强。针对人脸识别系统脆弱性的研究仍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使用脸部欺骗来攻击人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逐渐深入,深空探测与小行星探测近些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小推力航天器由于高比冲的特点,在深空探测中应用广泛,同时由于太空环境的复杂,且要求推力实时
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拟合的软测量方法在火电厂热工参数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一些重要热工参数用常规传感器无法直接测量或测量不准的问题,如氧量、风量、煤的灰分和水分、煤发热量等。该法建立的软测量模型充分考虑了各个辅助变量对待测变量的静态影响,建立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得到的软测量结果在稳定的标定工况下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实验要求。但是,从时域角度分析,上述方法的软测量模型过于依赖所建立的静态函数关系,未考
电涡流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检测技术,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冶金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电涡流传感器应用于测厚、测距、探伤,其灵敏度和测量范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