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预后分析及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17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目的: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及危险度分级Fletcher标准、Miettinen标准和Joensuu标准这些参数在预后判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发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级标准。方法:综合分析了长沙地区三所大型三甲医院十年间的173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肿瘤特性、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检验这些参数与预后的关系,通过三种危险度分级Fletcher标准、Miettinen标准和Joensuu标准对其中152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了生存率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肿瘤部位,大小对患者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完全切除的手术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不完全切除的手术患者;经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手术患者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与手术治疗患者类似;在三种分级标准中,Fletcher标准的极低、低、中、高四组的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各组的无复发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Miettinen标准的极低、低、中、高四组间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Joensuu标准的极低、低、中、高四组间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三种标准下,不同部位的间质瘤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方式。适合内镜下切除的患者,治疗远期效果与外科手术切除相当。单一指标判别原发性R0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不是很理想,而综合了肿瘤部位,大小和核分裂像的Miettinen分级判断肿瘤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较为接近临床,且较Fletcher分级和Joensuu分级更有临床意义。第二章胃肠道间质瘤常见临床表现与肿瘤性质的相关分析目的:为了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的认识,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和肿瘤性质的相关性,以期通过了解临床症状来帮助推测肿瘤性质,提高诊出率。方法:总结173例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根据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生长性质等特性,分析了症状的出现和常见临床症状与患者一般情况及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腹痛、出血为相对常见的症状,主要出现在胃和小肠间质瘤;女性患者出现症状的机率显著低于男性;出现这些症状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长短、出现远处转移、肿瘤的核分裂像数及危险度分级无关,而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类型和囊实性相关。食道、结肠、直肠、网膜及肝脏间质瘤出现腹痛和出血的例数显著少于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哑铃型生长的胃间质瘤出现腹痛的机率显著高于哑铃型生长的小肠间质瘤;腔外型生长的小肠间质瘤出现腹痛的机率显著高于腔外型生长的胃间质瘤和哑铃型生长的小肠间质瘤。肿瘤(?)5cm的小肠间质瘤出现出血的机率显著高于肿瘤>5cm的小肠间质瘤;哑铃型生长的小肠间质瘤出现出血的机率显著高于腔外型生长的小肠间质瘤。结论:腹痛、出血为胃肠道间质瘤常见的症状,主要出现在胃和小肠间质瘤。女性患者出现症状的机率显著低于男性。症状的发生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类型和囊实性相关。腹痛的患者,需排除腔外型生长的胃肠道间质瘤;而遇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时,应更加警惕小直径的间质瘤出血。第三章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管及血管生成的研究目的:根据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管及血管生成的分析及与胃癌组织的对比,了解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淋巴管和血管生成机制,以期为深入了解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结转移及出血发生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了84例胃及小肠间质瘤患者和8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蜡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淋巴管密度、PROX1, VEGF-C和Syk,以及微血管密度及HIF-la在GIST和胃癌中的表达;同时通过RT-PCR的方法,观察了PROX1, VEGF-C、Syk和HIF-1a在GIST、胃癌和正常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GISTs极少有瘤内淋巴管分布;瘤旁淋巴管相对常见,但瘤旁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胃癌组织。VEGF-C、Syk和HIF-1a的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在GIST和胃癌中没有差异,但胃癌的PROX-1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GIST,同时胃癌和正常组织的PROX-1在mRNA水平上亦显著高于GIST; GIST及胃癌组织的VEGF-C在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GIST的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与细胞类型有关;VEGF-C在年龄<50岁的GIST患者中较高表达;HIF-1a在有临床出血症状的GIST患者中较高表达,且高表达的患者微血管密度同时升高,但不显著。结论:GIST作为间质来源的肿瘤,淋巴管及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上皮来源的胃癌。PROX-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降低提示PROX-1在GIST的淋巴管生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PROX-1的下调并没有影响VEGF-C在mRNA水平的表达;VEGF-C的转录水平上调可能与年轻患者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首次发现Syk在GIST中存在阳性表达,其对于GIST的诊断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是否出血无关,而HIF-1a的高表达与肿瘤出血有关。
其他文献
对我国资产价格波动的投资需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股价和房价波动对投资需求不具有托宾q效应,反而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这种现实与理论的悖论深层次根源于既有的经
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用于污水处理的投入越来越大,一大批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在我国建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过程,致使每个污水处
为探明不同播期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以F优498为材料,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 研究了早播与迟播2个处理下机直播、机插、手插3种种植方式的杂交籼稻
目的探讨IL28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HCV感染自发清除和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应答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门诊2009-2011年慢性丙型肝炎病例192例,包括完
唐代诗人关注政治层面的现象,以下谒求仕的热情,呼应《大雅》的创作精神,从而对"盛世"与"王道"怀抱着更高的期待。首先,"大雅"兼具有庙堂和布衣属性,所标示的是盛世想象,是一
利用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生产海绵铁,炉膛上的含碳球团厚度应基本相同,在还原过程中才能确保球团的温度梯度和还原速率,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海绵铁。中冶长天研发了一种用于转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研制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对比了无机碱和有机碱的结垢性能、乳化性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的差异,得到能够替代无机
叶片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面积的大小影响着光能利用率和最终产量。为了研究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利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春江06,在M2代中得到1份窄叶
当今,世界上各个教育较发达的国家都非常关注本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关注课程改革,尤其是它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上海的二期课改让我们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