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自1890年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沧桑,也经历了百年争议。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美国的整个反托拉斯领域充满了混乱和自相矛盾。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本文回顾了美国反托拉斯法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标、立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观察,结果发现美国的反托拉斯领域确实存在着混乱和自相矛盾。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标由最初的模糊和笼统到其后的重点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再到现今对经济效率的重视,这样的转变造成了人们对美国反托拉斯法认识上的混乱。美国反托拉斯法立法语言上的简洁和内容的简单造成了美国反托拉斯法在法律解释上的混乱。在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实践中,时而本身违法原则,时而合理原则,时而行为主义标准,时而结构主义标准,这些造成了美国反托拉斯法适用上的混乱。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混乱的表面,那么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确实是一部混乱的法律。但是在描述过程中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混乱的背后其实存在一定的原因。所以这种混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乱,而只是美国反托拉斯法不确定性的表现。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美国反垄断法规的模糊,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竞争理论的发展等是影响美国反托拉斯法存在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确定性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不确定性是无法消除的,它是美国反托拉斯法具有的一个特征。但是作为一门部门法来说,确定性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的、竞争管理机关、法官和经济分析在减少美国反托拉斯法不确定性上的作用。随着对如何减少不确定性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束,对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不确定性的分析也告一段落。本文的最后简要地探讨了美国反托拉斯法不确定性的克服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考察和研究1949年10月-1956年底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试图以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为视角,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范式,考察建国之初国家与市场的变迁过程,揭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内在逻辑;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从法理学的意义上重构经济法制的模型。 “法律文明的历
在因进口产品数量大量增加而造成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时候,WTO成员方可以依据WTO的规定,实施保障措施对国内相关产业进行保护和救济。WTO规定,成员方在实施保障
本文对中日关系制约因素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历史问题一直是影响两国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最大障碍因素;日台关系也是新世纪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中日领土争端问题;日
税法合同不仅是现代法学整体变化大背景下的产物,而且也是税法学和税务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它在节约稽征成本、防止非法避税、便利税务征收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一些传统稽征方式
20世纪初的清末商事法制变革运动,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序幕,是中国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最早尝试,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我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
本文对欧洲议会的扩权历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缔结前,在欧共体时期欧洲议会四十年间每次扩权的基本情况;第二章阐述了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却屡遭政治风险打击。从当前实际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高发,尤其是是东南亚、中东、非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空间成为继海陆空太空之后人类的第五空间,随继出现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引发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但网络空间的特性却使得国家间在维护自身网络安全时极
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可转换公司债的利益平衡机制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和法律经济学等方法,较详细分析了利益平衡机制在可转换公司债的发行过
2013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危机由最初的国内两大阵营对抗最终演化为国际性的政治事件,由此乌克兰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乌克兰的独立是在苏联解体的历史大背景下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