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之间的矛盾,由此也在消费上引发了不少问题。这一消费状况不但影响其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也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状况和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并客观分析引发种种消费问题的原因所在,对于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消费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论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随机抽样进行的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建议。  具体说来,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并对研究中提到的概念(如:消费、消费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概括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依据相关研究和资料综述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包括理性选择理论、可持续消费理论和马斯洛层次学说理论。  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本文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哈尔滨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了调查取样,同时结合个案访谈和文献法,展现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四部分通过调查数据归纳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包括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消费项目及消费水平,并重点对各种消费项目(如恋爱消费、网络消费、通讯消费、服饰消费、交通消费、学习消费、人情消费等)展开研究。  第五部分重点阐述当前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消费心理不够健全、消费规划能力较差和消费超前与实力滞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六部分主要通过上述实证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四种因素,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  第七部分为对策建议,基于实证数据和消费理论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甘肃L村为个案,运用人类学田野方法和社会学的叙事方法,通过对个案村庄的观察以及进行的相关实地研究,并结合笔者在村庄做的调查笔记,力图在详细了解两种修路事件的基础
当今世界,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联系越发紧密。以空间的视角,借用空间生产的理论,探询教育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学位
同妻群体自2015年4月以来,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同妻相关研究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国内的研究目前多直接针对于同妻群体进行探索,本研究试图从同妻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我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体对政治民主化的认识。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的村委会选举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贿选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但是,整体上我国的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包括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城市
在各个学科中,关于研究取向的选择和理论侧重的层面的争议与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研究取向,虽然能够积累大量的实践或实证经验,但是由于忽视了宏观因素的
在我国加强“四位一体”建设并特别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尤为重要。城市拾荒者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通过详细考察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