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并积极开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鉴于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纪录片的特性,纪录片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喜爱,因此是非常值得开发和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在认知结构学习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并积极开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鉴于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纪录片的特性,纪录片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喜爱,因此是非常值得开发和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在认知结构学习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为例,探究基于知识地图的高中生物学纪录片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以知识地图为承载工具的与章节主要知识点相契合的纪录片资源库,并对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纪录片资源的研究现状,对将纪录片开发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资源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首先,对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2019人教版)按每个章节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并建构知识地图。其次,以知识点为关键词搜索纪录片,观看纪录片并选取适合教学的片段进行记录,对选取的纪录片片段进行剪切与编辑。然后,将剪辑完成的纪录片资源与知识地图相结合构建资源库。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探究纪录片运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策略,并根据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及应用分析。纪录片的应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这三部分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其中课中是主要部分,涉及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小结各个环节。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知识地图构建的纪录片资源库,目前实际包含的记录片达55部,共剪辑135个与章节知识点相契合的纪录片教学资源片段,今后还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更新完善。本研究表明,以知识地图为组织和管理工具,使纪录片资源库更直观、系统和方便,能够快速实现纪录片资源的检索获取和更新补充。纪录片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率。将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方式穿插于不同学习环节,能够实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音乐节奏能力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能力,无论对于音乐专业或非音乐专业、成人或儿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人的宏观发展来讲,节奏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平衡发展,从人的音乐能力发展来讲,对于音乐学习、音乐表演等行为,节奏能力为奠基作用,所以节奏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节奏教学研究中,目前的教学案例和相关研究集中于低龄儿童,但笔者认为,节奏能力作为音乐能力的基础,其培养和关注应覆盖各
教育硕士是当前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近年来,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根据教育部对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的具体规定,我国非常重视公费师范生,而且在逐年加大培养力度,同时为了公费师范生的继续教育,出台了良好的政策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多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但由于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非全日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投入,《文化生活》实际教学中遇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挑战。首先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线上教育对线下思政课教育的挑战,其次学生对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思路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体意识。再次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仅是是实现三维目标,更加注重对学
长期以来,充当主要提问者的是老师,学生提问则被忽视了。阅读课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学生有权对所读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和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师呈现内容的理解和态度,分析其教学效果。但是,现实的课堂中的情况却是学生很少有机会
当前,数据存储技术不断发展,固态硬盘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手机、服务器、个人电脑等场景。在固态硬盘的应用量不断增多的今天,各种电路噪声干扰为固态硬盘的使用带来了种种额外负担。在各种干扰之中,读干扰这一现象随着闪存单元密度的不断增高和读密集型应用不断增多,预计将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影响。读干扰的来源是对闪存块中单个页进行读取操作时,所有未被读取的闪存页被频繁施加高额电压,从而导致栅极内电荷异常泄露,进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性与完整性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低效率,能够指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紧凑、流畅、高效。好的教学设计既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如和优异,又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实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即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教学模式,是有效落实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而我国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受传统讲授教学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与化学学科在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中有着密切联系。而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仍以分科课程为主,忽视了生物学与化学知识是相互渗透的,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科学观。在此背景下,生物学与化学之间的知识交叉教学得到了大力倡导。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交叉教学上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各种新型教学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的掌握课本当中的各种知识,还能够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正在对“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进行普及,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对这种模式十分推荐。通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比可以发现,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改革道路上引入新的思路,同时也让课程改革充满新的活力。“翻转课堂”,也被一部分学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标志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又一次推进。方案不仅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还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教学任务的焦点,并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大概念是指居于学科核心位置,代表学科本质的,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识模型和方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大概念通过其强大的引领和解释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学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以及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