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1,2,4-三唑基-1-亚甲基)苯桥联多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围绕设计合成桥联多维配位聚合物这一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选取过渡金属离子(Fe2+,Co2+,Ni2+,Mn2+)与1,4-二(1,2,4-三唑基-1-亚甲基)苯(btx),并分别辅以N3-、SCN-、N(CN)2-、ClO4-、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3,5-均苯三酸、1,2,4,5-均苯四酸以及丁二酸和草酸为配体,设计合成了十五例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变温磁化率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论文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以1,4-二(1,2,4-三唑基-1-亚甲基)苯为主要配体,以ClO4-/N(CN)2-/SCN-为辅助配体,在常温条件下,通过搅拌和扩散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五例新颖的二价铁配合物,其中三例为二维方格状配合物,另外两例为一维链状配合物。磁学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中Fe(II)都呈现高自旋态,配合物没有自旋转换现象。   2.以1,4-二(1,2,4-三唑基-1-亚甲基)苯为主要配体,以N3-/N(CN)2-为辅助配体,在常温条件下合成两例Mn(II)的聚合物,一例为二维方格状配合物,一例为一维链状配合物。   3.以1,4-二(1,2,4-三唑基-1-亚甲基)苯和有机羧酸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设计合成了八例新颖的含过渡金属Co和Ni的配合物,其中两例为三维结构,五例为二维结构,一例为一维链状结构。磁学研究表明[Co2(btx)2(L1)2(H2O)2]n(L1为对苯二甲酸)中Co(II)与Co(II)离子之间表现为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其他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对化学计量学中多维校正用于定量分析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方法探索和应用研究。同时,我们也利用了二阶校正方法对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内容
分子传感器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将物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可测量的光电信号,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快速检测的优点。由于它在生物、能源、环境、卫生防疫、军事国防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即3’-甲氧基-4,5,7-三羟基黄酮(金圣草黄素)、5,7-二羟基黄酮(白杨素)、4-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3’-甲氧基-4,5,7-三羟基黄烷酮(后莫圣草素)、5,7-二羟基黄烷酮、4-甲氧基-5,7-二羟基黄烷酮。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用苄基氯进行羟基保护,分别用香兰素、苯甲醛、茴香醛缩合,在I2-DMSO-H2SO4氧化体系下环合制
电流变液是由纳米-微米尺寸的介电颗粒分散于绝缘介质中形成的一类智能材料。电流变液的典型特征是表观粘度随着外加电场的变化而发生快速、可逆的变化。这种转变可以用下面
近年来,二维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维材料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质、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反应特性。功能化二维材料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