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城市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基坑的开挖向着更大更深的趋势发展,从而造成基坑工程事故大量的发生,其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土压力取值不当,最终在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而造成的。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求解的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形式,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中的需要,实际的土质不是均质的,并且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基坑边坡土体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内支撑的设置对土压力的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基坑开挖引起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分布,不但可以完善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优化支护结构设计,而且可以降低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风险。本文以地铁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首先阅读大量有关基坑开挖引起土压力分布的文献资料,积累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际基坑工程监测,将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出基坑开挖的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次将基坑工程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互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工况的条件下,基坑开挖引起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分布状况,以及基坑开挖中的边坡土体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内支撑的设置对于土压力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坑开挖引起地下连续墙土压力分布并非呈现出库伦—朗肯土压力理论求解所得出的三角形分布规律,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波动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土压力受到土体性质、边坡土体变形、基坑内支撑等因素的影响。2)基坑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开挖时地下连续墙都产生了向基坑内侧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地下连续墙在静止状态下的土压力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因此顺着地下连续墙墙身的土压力值均发生了降低。3)当基坑开挖持续进行时,随着地下连续墙上越来越多的钢筋混凝土梁支撑的不断设置,能够有效抑制土压力的增大,甚至在钢筋混凝土梁支撑设置的位置附近的土压力产生了一定的减小趋势。4)土体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当基坑开挖不断的进行时,打破了自然状态下原始土体的极限平衡状态,造成土体自身的抵抗剪切力的强度发生了下降,致使土压力又产生了一定的变大的能力,但是同时,随着土压力的不断的增长,土体自身的应力也得到了增加,故而土压力值又发生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