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变器并联运行可实现大容量和冗余供电,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因此并联逆变电源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数字化电源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SPWM逆变器已成为当今逆变器发展的主流。目前,数字化技术和并联技术是SPWM逆变器的热点研究和应用方向。论文研究了单相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分析了单相全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SPWM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单相全桥逆变器的开环特性,研究了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单相全桥逆变器电压外环、电感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推导了逆变器的闭环传递函数,并对逆变器的闭环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仿真研究了电压外环、电感电流内环双环控制单相逆变器的稳态和瞬态特性。基于单相全桥逆变器的分析,建立了两台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模型。根据该等效模型分析了并联逆变电源系统产生环流的原因,分析了参考电压、电压反馈系数、输出电压幅值等因素对环流的影响程度。在双闭环控制逆变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外部均流环实现多台逆变器的并联,并给出并联逆变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对并联逆变电源系统均流控制器的稳定性和电压调节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改进的双闭环平均值并联控制策略,采用滤波电感电流作为电流内环反馈的控制方案可实现逆变器的过流保护,详细分析了双闭环平均值并联控制方案中的平均值电路和同步电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联逆变电源系统的PSIM仿真模型,对并联逆变电源系统的稳态和瞬态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基于DSP的两台1kW单相全桥逆变器组成的并联逆变电源系统,对数字控制系统中控制程序的初始化模块、PI算法模块、软启动算法模块、占空比饱和模块等进行了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研究控制方案和设计参数选择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目的:研究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的营养血管和穿支血管吻合的部位、数量,及其距外踝尖的距离,探讨皮瓣转点下移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3月~2010年8月,
阐释现代学徒制和工作坊的内涵及特点,分析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以网络安全专业为例,详细叙述构建现代学徒制工作坊的有利条件,并从合作企业、项目选择和评
本文根据牧草育种技术结合凉山光叶紫花苕的特征特性,经过生产实践,提出凉山光叶紫花苕原种生产技术,用于指导其原种生产。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U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18例US患者资料。男8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平均42岁。其中狭窄17例,闭
自适应滤波理论是自适应信号处理中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自适应滤波广泛应用于系统识别、信号分离、信道均衡以及回声抵消等领域。寻求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数值稳定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机组操作培训的需要,开发了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仿真系统。基于一体化多学科仿真平台,对垃圾燃烧过程、传热、燃烧产物、烟气处理系统建立了高精度的仿真模型,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_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病人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后外侧植骨、或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共收治4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收集资料完整
审计工作主要负责企业运营期间的监察、控制和评价,与财务工作并称为企业管理的两大主力,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到的约束力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