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与贸易是一国(或地区)对外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2015年中国OFDI流量超过同期吸引外资水平,第一次实现资本净输出;俄罗斯和印度分别位列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的第2与第5位;南非、巴西不仅是我国过剩产能的重要输出地,也是我国资源主要输入地。于2015年7月如期开业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有助于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分享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助推中国企业投资金砖国家。与此同时,金砖国家间虽然经济互补性较大,但贸易壁垒频现。因此,量化分析、探讨中国对金砖国家OFDI的贸易效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投资贸易替代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OFDI对母国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分析、把握OFDI的贸易效应作用机制;进而结合中国对金砖国家OFDI和双向贸易实况,量化分析中国对金砖四国OFDI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弹性系数是否存在国别差异,为促进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提出见解。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整体及各国OFDI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弹性系数均为正数,说明中国对金砖四国OFDI的贸易效应既是出口创造型,也是进口创造型。从国别看,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OFDI的出口贸易弹性大小,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进口贸易弹性大小,依次是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从专业化分工程度来看,其他金砖四国中,除了俄罗斯,中国对各国OFDI存量与中国对其中间产品出口均呈正相关;除了印度,中国对各国OFDI存量与中国对其中间产品进口均呈负相关。从技术水平层面来看,中方直接投资有力推进了中、高技术产品对其他金砖四国的出口;但未能增加中国对其中、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针对研究结果,笔者建议:中国应深化对其他金砖国家资源开发型投资,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兼顾优势领域投资,拓宽投资领域,才能带动了中方进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深度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发挥一带一路、金砖开发银行的辐射效应;同时加快建设金砖国家自贸区,消除投资贸易壁垒;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金砖国家内部货币直接兑换可能性,减少投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