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nect的人体运动信息的采集与应用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传感设备捕捉、跟踪和记录人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信息是目前研究领域的热点,此项技术应用趋于多样化,在电影制作、医疗、军事和智能控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使用动作捕捉设备记录人体影像信息制作电影特效,或者捕捉人体姿态建立运动模型用于医学研究等。目前应用较多的动作捕捉系统为基于光学的被动捕捉式设备,然而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安装复杂,使用过程繁琐。Kinect作为一种新型的体感设备,已成功应用在医疗手术、老人看护、体感游戏等方面。本文通过程序处理Kinect捕捉到的三种信息流数据,实现简便的运动信息采集和自动化运动参数分析,充分发挥Kinect扩展性强、便捷应用等特点,将此设备应用于人体运动模式的研究,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使用Kinect采集人体在三种不同曲体动作下的三维运动信息,实现了自动分析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参数功能,并且与实验室的Vicon动作捕捉系统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两者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7,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部分人体运动信息采集功能。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并记录,可用于分析人体运动模式的研究工作,为人体运动数据分析提供了支持。第二,提出了通过Kinect实现人体三维质心的测量方法,并与动作捕捉系统比较,发现此套系统在测量人体三维质心方面的应用有很大潜质。比较结果显示,在静止站立实验中均方根误差均值为1~3.6 mm,倾斜动作中为3~7.4 mm;均方根误差均值在X、Y、Z轴方向分别为7.4mm、6.7mm和5mm。K inect可以较好的反映静止站立时人体质心运动轨迹,并且适用于测量大幅度运动时质心轨迹,将所得骨骼信息通过程序处理后,能够实时获取人体三维质心坐标数据,与Vicon系统比较分析显示相对误差较小。Kinect可以作为评价平衡能力,做出摔倒预测和分析人体运动参数的工具,应用于需要快速记录分析人体三维质心的场合,如普通诊所和社区医院。第三,基于Kinect研制了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主要包含横向康复与纵向康复项目。互动游戏使用到坐标转换、沉浸式交互效果、人体与场景融合和中值滤波等技术。建立在人机交互手段上的康复软件对于研发科学评估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发挥体感设备优势,能够使得参与者沉浸在游戏场景的互动中,增强参与者的兴趣,提高训练效果,实现高强度、任务导向及不断反复的康复训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长寿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动脉粥样硬
对智能算法的研究由来已久,一些性能非常优异的启发式算法,包括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已被提出.这些智能算法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对复杂优化
机器学习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当今的人工智能领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研究目的是设计计算机算法从已有的数据中总结、提取出一定的普适规律,以便对未
学位
足底压力中心是人体生物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人体双脚的压力中心曲线直接反映了踝肌肉的神经控制和施力模式,对人体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和康复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研制了“应变式测力平台系统”,用于人体压力中心运动轨迹的测量。它由COP检测装置、A/D数据采集模块、PC/104模块及软件分析组成。由于生产测力平台的工艺及技术问题,以及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测力平台会产生误差
本文从复杂系统结构变化、结构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利用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有机结构控制的方法对复杂大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Siljak提出的有机结构
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湿地环境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有了相关的设计,但还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于信息实时性的要求。随着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
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有限且难以再生。而风能作为一种环保的绿色能源渐渐被重视起来,如今风力发电技术迅速
本文首先了解、分析并总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的原理与应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实验所用的样品气体。氢化物发生技术在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研究的比较成熟,硫与硫的衍生物在原子吸收领域研究的比较成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具有多元素、多谱线同时检测的特点,是分析元素构成的理想方法之一。本研究以高纯氩气为载气,利用课题组研发的基于PCB镀金技术的微型ICP(Inductively Cou
管轨运输系统由轨道线路、车辆、牵引、运输组织及运行控制等几个子系统组成,是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本文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