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开埠之后,上海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通商贸易口岸,各色各样的货物开始大量进入上海,在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之时,也冲击着上海旧有的行业,其中洋货化妆品的传入,就使得上海原有的香粉业逐渐被淘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洋货化妆品逐渐占据了上海化妆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化妆品输入量不断增加,导致化妆品一项的漏卮越来越大。在洋商的刺激之下,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化妆品业有利可图,开始设置厂房,购置机器,仿照洋货,自行制造。1910年,广生行在上海建立分行,标志着民族化妆品业在上海的兴起,随后至1919年,上海又兴起了一批新式的机制化妆品企业,其中以中国化学工业社、家庭工业社及香亚公司最具代表性,这一阶段为上海民族化妆品业的兴起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上海的民族化妆品业在这四大企业的带动之下逐步走上了发展之路,“五四”运动到1927年期间是上海民族化妆品业的发展阶段;1928年到1937年抗战前夕,是上海民族化妆品业的繁荣阶段。同时,三个阶段的发展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此外,在民族化妆品业的大力发展之下,上海的化妆品工艺培训及制作法介绍盛行起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发展民族化妆品业之要求。近代上海民族化妆品业之所以能够有所发展,与当时社会观念及思潮的影响及其自身的改善有莫大的关系。近代以来的“利源”、“利权”观念、“实业救国”思潮、国货思潮等为民族化妆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为增强国产化妆品对洋货化妆品的竞争力,上海各民族化妆品企业通过研发原料、改进技术设备、培养及引进先进的人才等来改良产品;利用广告尤其是国货广告以及参加各种展览会来宣传产品,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此外,上海民族化妆品同业逐渐走向联合,组成同业公会,为民族化妆品业的发展谋福利。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假冒伪劣、商标纠纷等其他恶性竞争,给民族化妆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