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2、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研究苏州地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实际调查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1、文献复习方法:应用国内外著名的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MEDLINE、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OVID BP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WW) Total Access Collection、Pro 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和Science Online等,检索的中文关键词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英文关键词为“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Age Consistent Memory Decline”、“risk factors”,检索年限为1979年1月到2009年11月。2、流行病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在2009年4月到8月期间对苏州市沧浪区八个老年人群分布比较密集的社区进行调查,其中包括长岛社区、道前社区、百步街社区、金塘社区、万年社区、湄长社区、友联社区、润达社区。调查人数4600个,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采用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资料筛选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再进行二次入户深入调查。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单样本t检验、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1、循证分析:通过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循证分析发现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为其危险因素,合并效应量分别为:女性(OR=1.48,95%CI:1.18-1.85)、高龄(OR=1.89, 95%CI: 1.60- 2.22)、低文化程度(OR=3.4,95%CI:1.42-8.18)、高血压(OR=1.87, 95%CI: 1.24-2.82)、糖尿病(OR=1.47,95%CI: 1.13-1.92)、冠心病(OR=1.75, 95%CI: 1.35-2.28)、高血脂(OR=1.33,95%CI:1.03-1.71)。2、实证分析:对现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苏州地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为9.13%,不同性别(χ2=25.34,P=0.00)、年龄(χ2=48.87,P=0.00)、文化程度(χ2=644.82,P=0.00)、收入状况(χ2=97.74,P=0.00)、饮食状况(χ2=445.18,P=0.00)、人格状况(χ2=8.94,P=0.01)、社区活动参与度(χ2=47.22,P=0.00)人群的患病率明显不同。在认知得分上,在男性老年人群中,除去定向得分之外,视觉网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等六项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得分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女性老年人群中,仅视觉网与执行能力、注意、语言和延迟回忆四项存在明显差异(P<0.05)。男性在同年龄段的视觉网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和定向的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女性。视觉网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和延迟回忆的得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定向得分情况仅与延迟回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病例对照研究入选病例160人,按照1:1对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做家务情况对MCI的发生有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循证研究发现,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2、实证研究发现,女性老年人群、高龄人群、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群、低收入人群、婚姻状况差的人群、做家务少的人群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高发人群。因此,对于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高危人群的干预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预防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