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数据泄漏系统文档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网攻击是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成功的内网攻击案例增加了数倍,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数以亿计。在所有的对内网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中,数据泄漏被视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最具破坏性的行为,它也是最难监测和阻止的行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攻击者都具有合法的数据访问权限。如何阻止来自内网的攻击以及防止企业内部机密数据的泄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地防范企业内部机密数据的泄漏,有两个基本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考虑。第一个问题是当机密数据从一个文件流向另一个文件或是流向网络套接字过程中,我们如何跟踪及防范。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存储在用户终端上的机密文件,防止其被用户有意或无意间泄漏出去。本文主要讲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管理员动态配置策略的方式来跟踪机密数据,如通过正态表达式来跟踪信用卡号、身份证号等机密数据的流转,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防范具有一定结构化特点的数据,对于像设计图纸、程序代码和财务报表等机密文档中包含的非结构化数据,传统的方法则失去作用。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跟踪机密数据在现有应用程序中流转的技术,采用应用层动态污点分析技术,时刻追踪机密数据或机密文档的具体流向。这样在不限制内网用户使用常用网络应用程序的同时,可有效跟踪机密数据流并防止这些数据被泄漏出去。对于第二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是依靠应用层对用户行为的监控和控制来阻止发生在用户终端上的泄密行为,但对于那些恶意的泄密行为来说,这些防范措施是很容易规避过去的,无法起到真正的防止数据泄漏的作用。我们采用新一代微过滤驱动(minifilter)开发框架,开发内核层文件系统过滤驱动,对存储在用户终端上的数据进行透明加解密处理,无需改变终端用户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即可有效防止机密数据的泄漏。结合以上两种关键技术,将有效地防范企业机密信息被员工有意或无意泄漏出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智能规划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可能性规划作为不确定规划的一种,由于能够定性的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更适合于求解现实世界中的规划问题,而逐渐得到人们
从互联网诞生的那天起,信息量每日都在快速增长,搜索引擎是用户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的寻找需要数据的最常用途径。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Web2.0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
随着人类生活进入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技术基础与动力。数据教育挖掘也随之成为一个新兴的、备受关注的研究
认知无线网络(CRN)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均是目前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研究技术。MIMO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将网络吞吐率在不加大通信带宽的前提条件下极大地提高,而 CRN具有智能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域间路由协议,BGP路由的收敛性影响着网络的稳定性,是影响网络路由性能的重要指标。判断BGP路由收敛性能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个人用户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互联网信息的产生当中,各种各样的博客,微博,论坛和社区,每天都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随着海量信息的不断整张,基于关
近年来,随着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Android恶意软件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严重影响了智能终端用户的财产安全和隐私信息安全。因此,如何实时监测和拦截Android软件恶
互联网是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本地网络组成的全球性网络,承载着广泛的信息资源与和服务。在网络空间中运作的系统和网络存在安全漏洞,给使用它们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带来安全风险
反射攻击是最近较为流行的一种分布式DDoS攻击,对互联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扫描通常作为所有网络入侵行为的起点在互联网上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以反射式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采用射频电波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基本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主机构成,阅读器读到的标签经过网络传输到主机。当前 RFID技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