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研究 ——以泛海控股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腾飞,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的十年,同样也是国内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企业资金需求日益增大,股权质押这一金融工具,凭借其自身融资速度快、融资额巨大、融资手续便捷的优势,成为众多上市公司股东的青睐。但是在金融市场股权质押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短期现金流紧张得到缓解后,频繁的质押股权被平仓、股东违约和控制权面临转移风险事件出现,给市场和企业都敲响一记警钟,即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的除了暂时的现金流紧缺的缓解,还有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后果。在上述背景下,对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选取泛海控股作为案例公司,希望通过分析泛海控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得出结论,并从案例实际出发提出建议,以此为今后企业发起股权质押行为需要考虑的风险提供参考。本文从企业所处行业的股权质押规模、企业的行业地位、股权质押比例、股权质押笔数四个标准开始,逐层分析,最终选取泛海控股作为本文的案例公司。接下来,本文详细描述了泛海控股的企业简介、股权结构、股权质押现状以及分析了泛海控股股权质押的动机。本文将泛海控股股权质押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以2014年为分水岭,后文在分析本案例股权质押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主要以2014年-2020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案例公司股权质押现状发现,其股权质押行为存在高频率、比例大、循环质押以及信息披露模糊的特点。随后,在研究质押的经济后果是,本文从案例公司泛海控股的股权质押前后财务绩效、财务风险、企业价值、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这四个方面,通过计算企业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企业杠杆评价案例财务绩效和财务风险;采用La Porta方法计算两权分离程度;通过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综合以上,本文得出结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保护企业发展、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控股股东的质押行为的频率和规模加以管制;第二、对企业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加以严格要求,尽可能减少市场、金融机构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金融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民区的生活污水以及工厂的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与日俱增。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适当处理会给环境带来破坏,但同时也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N、P、K等微量元素,因此可在农业生产等领域进行资源化的利用。无论对污泥进行何种无害化的处理处置,都需经过污泥的输送环节。因此,选择高效的输送方式,对污泥最终的处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污泥属于
学位
学位
学位
抑郁症是世界第二大疾病,面对不断攀升的患病人数,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抑郁症的发病的低龄化趋势,使得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健康信息传播主战场,研究抑郁症信息具体呈现的传播状况对于抑郁症的防治具有十足的积极意义。本文以微博搜索结果中的抑郁症信息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信息聚合分类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研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保持着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也因此快速成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历史较短,远不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成熟。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市值管理、获得更多融资等原因而实施舞弊行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分析与决策,侵害了广大投资者切身权益,干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影响十分恶劣。虽然政府监管部门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但仍然未解决目前层出不穷的舞
学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于2004年在我国正式提出,是国家为适应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紧张的形势,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利用出台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发展该政策不断完善演进,演进过程含括多重目标,受多重动力机制作用。从增减挂钩政策的现有研究来看,主要是对政策的梳理,很少从政策变迁角度对其历史演化的逻辑、内在机制进行深刻剖析。因此,笔者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出发,将增减挂钩政策“放置到时间中去”,研究增减挂钩政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