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腾飞,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的十年,同样也是国内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企业资金需求日益增大,股权质押这一金融工具,凭借其自身融资速度快、融资额巨大、融资手续便捷的优势,成为众多上市公司股东的青睐。但是在金融市场股权质押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短期现金流紧张得到缓解后,频繁的质押股权被平仓、股东违约和控制权面临转移风险事件出现,给市场和企业都敲响一记警钟,即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的除了暂时的现金流紧缺的缓解,还有一系列不良的经济后果。在上述背景下,对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选取泛海控股作为案例公司,希望通过分析泛海控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得出结论,并从案例实际出发提出建议,以此为今后企业发起股权质押行为需要考虑的风险提供参考。本文从企业所处行业的股权质押规模、企业的行业地位、股权质押比例、股权质押笔数四个标准开始,逐层分析,最终选取泛海控股作为本文的案例公司。接下来,本文详细描述了泛海控股的企业简介、股权结构、股权质押现状以及分析了泛海控股股权质押的动机。本文将泛海控股股权质押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以2014年为分水岭,后文在分析本案例股权质押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主要以2014年-2020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案例公司股权质押现状发现,其股权质押行为存在高频率、比例大、循环质押以及信息披露模糊的特点。随后,在研究质押的经济后果是,本文从案例公司泛海控股的股权质押前后财务绩效、财务风险、企业价值、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这四个方面,通过计算企业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企业杠杆评价案例财务绩效和财务风险;采用La Porta方法计算两权分离程度;通过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综合以上,本文得出结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保护企业发展、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控股股东的质押行为的频率和规模加以管制;第二、对企业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加以严格要求,尽可能减少市场、金融机构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金融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