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政治文明不断进步,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共进的局面日渐形成。但是在这一良好发展态势形成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显露出来,其中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了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今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因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对于实现现代化目标和达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借鉴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认识、分析并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事实,并作了客观评估,然后从历史的角度、现行制度的角度和农村社会现实的角度三个方面,重点分析和探寻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国际局势变化,挖掘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土壤,并针对上述原因分析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淡化等级观念、重新定位城乡角色,打破城乡分割壁垒、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成长来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新课标的要求是基于教师主导地位下还原学生主体教学地位,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以学生为本,谋求师生共同发展。创新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明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