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区域经济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显著,区域竞争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论文将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范围界定为省级单位,区域竞争力,就是省级行政单位所辖地理区域在其所属的大区域(国家)中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区域竞争力问题综合性强,内容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经济实力、产业和产业结构、企业、科技、基础设施、居民素质、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质量等。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的复杂系统。 本论文认为,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为:区域竞争力分为直接竞争力和间接竞争力两个层次,间接竞争力是直接竞争力的支撑力量。直接竞争力由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构成,它们直接反映区域竞争力的高低;间接竞争力由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环境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组成,它们作为区域竞争力的外部间接因素通过直接竞争力反映区域竞争力。直接竞争力和间接竞争力七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的有机整体。 在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下,在大量反映区域经济的指标中进行筛选,设计出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确定递阶层次,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相应的权重后进行分析评价。 论文以实证的形式用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对东北三省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的最后对提升黑龙江省区域竞争力出相应对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