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商业银行核心专长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发展的兴盛阶段,居安思危,开始培育未来的竞争力,构建未来的核心专长,是中国金融机构应对挑战,保持长期发展的根本。通过对未来金融市场的预期,创造性地培育和构建每个金融机构自身的核心专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与制度等创新,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上保持主导地位,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具有一决雌雄的资本。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希望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启示。  核心专长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整合性、价值性、独特性和动态性。本文以柳茂平先生的“企业核心专长资源结构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外商业银行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外商业银行的核心专长及其资源结构,从而提出中资商业银行未来核心专长的培育方向,及相关资源的提升途径。哈默曾经提出过核心专长的三大类型:接近市场类专长;与诚信相关专长;与功能有关的专长。鉴于哈默关于核心专长的划分更侧重于制造型企业,对于商业银行这种服务型企业,本文把核心专长划分为三种类型:接近市场类;业务功能类;基本功能类。  本文共分六部分。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相关理论回顾,介绍了本文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寻找其核心专长现状。第三章阐述中资商业银行培育核心专长的努力方向。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构成核心专长的战略资源提升。结论部分,在现有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总体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核心专长方面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世界经济大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
中国加入WTO之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大企业以其雄厚的管理、资金、技术实力进入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空前激烈的竞争。而在企业诸多竞争
近几年,我国教育消费的增长已经快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其他消费的增长,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有子女家庭消费的重要部分,仅低于家庭食物支出。随着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增加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购买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乳制品因其营养全面和价格合理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并成为重要的日常消
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对于会计发展的反映对象,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本文运用规
加入世贸组织的七年来,我国油脂业规模及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国家逐步履行自己的入世承诺,逐渐放宽国内油脂市场的政府管制并将国际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中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