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计算在图与组合优化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计算产生的背景、DNA计算的发展历程、DNA计算的独特优势、DNA计算广泛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强调了Adleman关于DNA计算的开山之作、DNA计算的高效性、DNA计算的快速发展、DNA计算在各领域引发的强烈的研究兴趣、以及Brun、Sakamoto等学者关于DNA计算的一些改进与创新。文章还介绍了DNA的构造、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以及DNA计算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酶切、外切、外延、凝胶电泳、荧光探照等,其中,对凝胶电泳和亲和纯化的优点做了说明,并对DNA计算的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的缺陷作了说明,对如何提高DNA计算的高操作性做了说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算法设计了运用DNA计算解决最大团、最大权团、最短路的模型,同时,结合分子信标在DNA计算中的优势,设计了解决可满足性问题的模型。关于最大团而设计的K—臂分子模型以及单双链混合的粘贴模型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而结合分子信标的独特优势和基于表面的不用清洗可反复使用的荧光探照技术也是本文的独创之处。本文还讨论了DNA计算的通用性、完备性、复杂度,重点讨论DNA计算的通用性,并且体现了关于DNA计算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全自动的DNA计算机在未来被实现的可能性。本文还总结了DNA的发展历程,阐述了DNA计算中仍在存在的问题,对DNA计算的在规划问题、可满足性问题、工序问题等发展方向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信息化发展浪潮来袭,社会生产作业方式受到冲击和再造的同时,也给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企业应立足党建工作组织优势,结合信息通信前沿的企业属性创新推进党建工作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图的覆盖pebbling数的若干问题. 全文共分两章,第一章介绍一些图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四种主要乘积图的定义.为后面要用到的一些名词和符号进行必要的说明. 第
本篇论文主要讨论电阻抗断层成像(EIT)与核磁共振电阻抗断层成像(MREIT)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电阻抗断层成像的数学模型和应用前景,并简要回顾它在理论和数值
排序问题是一类重要的组合最优化问题。本文讨论了分段恶化排序问题和带资源约束的恶化排序问题。 第二章讨论分段恶化排序问题。本章考虑了单机分段恶化排序问题1|P=αor
本文研究如下的初边值问题: u-2bu+αu=f(u),x∈(0,1),t>0,(1)u(0,t)=u(1,t)=0,u(0,t)=u(1,t)=0,t≥0,(2)u(x,0)=ψ(x),u(x,0)=ψ(x),x∈[0,1](3)和方程(1)的初边值问题u(0,t)=u(1,t)=0,u(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