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源于生活,欲了解传统文化现象离不开对其社会基础的把握。本文从文化社会学和社会思想史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吕剧的社会变迁历程,将吕剧的兴衰还原到特定的环境中考察,同时从吕剧经典传统剧目中挖掘民间社会的社会思想,思考和重建传统文化现象与其社会基础之间血脉联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原因及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戏曲是当下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领域,而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实践中包含着大量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理念,这是一个亟待发掘的文化宝库。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现象的社会基础,在拓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同时,有助于为当下处于低迷状态的传统文化建言献策。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吕剧的社会文化变迁历程。艺术源于生活,吕剧起源于黄河口难民行乞时吟唱的小曲。黄河口特殊的社会生态赋予了吕剧独特的魅力。从琴书化妆演出开始,短短五十年的时间,吕剧从田间地头唱到了城镇都会,从乡野小调成长为全国性的剧种,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与社会和民众互动的历史。扎根于民间社会,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其迅速壮大的秘诀,而政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与传统文化的兴衰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第三章从吕剧传统经典剧目中发掘和分析民间社会思想。吕剧作为一种草根文化,是民间社会之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理想的反映。本章通过对20出吕剧经典传统剧目进行分析,将其中的社会思想分为家庭伦理观、社会正义观、社会婚恋观和社会性别观四部分分别进行论述,并从中归纳出民间社会思想的三个特点:世俗性与功利性并存,伦理关系的双向互动,突出“爱”的维度。余论部分探讨了当代吕剧艺术的生存危机。本部分从当前学界内外关于吕剧走向的“末日说”与“复兴说”之论战入手,归纳了双方的立论依据及争论基点,并总结了当前吕剧生存危机在戏曲社团、戏曲人才、演出市场和戏曲创作等四个方面的表征。最后分析了当前吕剧生存危机的三个社会原因:社会环境与文化市场的双重影响,政治冰封的解冻与文化体制改革,艺术创作中的两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