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而这些变革的基础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课程改革首先应该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理念解决价值取向问题,它决定着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方向。因而,教师教学理念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领域重中之重。本课题是陕西师范大学主持的“新课改十年实施状况调查”中“中学历史新课程实施状况”下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试图通过对陕西、宁夏和新疆三省普通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客观务实的反映当前西北地区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新教学理念的认可和落实现状。贴近改革实践,同时以新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依据,以期对西北地区课改十年来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调查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二部分:教学理念相关概念的界定。阐述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理念、教学、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念与教育理念、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历史新课程教学理念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三方面论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此部分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第五部分:总的结果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课改以来,西北地区历史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历史教师均认可新的教学理念,但同时该调查也显示出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些教师虽认可教学理念,但并未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出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一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理解有偏差,出现僵化理解、简单效仿的现象。这些都亟待改进。教学理念的落实仍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