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截面结构超声导波监测的半解析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超声波相比,超声导波由于具有传播距离长、检测精度高、响应快、成本较低等优点,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异型截面结构由于形状复杂、截面不规则,导致其导波模态多且频散严重,传播特性更为复杂,难以用解析法直接求出结构中导波传播的频散方程;此外,超声导波的传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载荷和温度变化。因此,异型截面结构的超声导波在复杂的应力和热应力环境下的波结构分析和传播特性分析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困难,有必要开展预应力、温度、信噪比等影响因素的声弹性超声导波理论和技术研究。本文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致力于完善、改进以及拓展异型截面结构超声导波监测中出现的一些基础、关键和难点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超声导波监测最基础的问题是掌握结构中的导波传播信息。为了对不同波导结构中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对自由波导结构的横截面进行有限元离散,假定沿传播方向的波为简谐振动,根据哈密顿原理推导出自由波导结构的波动方程。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可求得不同波导结构的波速、波结构,并绘制频散曲线,分析导波的频散关系。为了验证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正确性,求解了简单结构中的导波传播问题,与解析结果对比。随后,分析了异型截面结构的多模态特性、频散特性和波结构特征,并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以及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半解析有限元求解导波传播问题的准确性。掌握受应力的异型截面结构中的导波传播特性变化是超声导波监测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应力的影响导致导波传播特性发生变化是一种非线性行为,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高阶常数的因素。本文基于高阶应力声弹性导波传播理论,建立应力声弹性波动方程,提出应力声弹性-半解析有限元方法。通过板中数值解与解析解对比,结果证明AE-SAFE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随后,基于此方法,研究了轴向应力下桁条和铁轨中超声导波的频散行为,分析了轴向应力对结构中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应力灵敏度。最后,基于应力声弹性-半解析有限元计算结果,选取适合应力监测的模态和频率,提出异型截面结构的应力监测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超声导波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导波监测的准确性,因此获取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导波传播信息十分重要。本文建立了温度效应的声弹波动方程,采用包括三阶弹性常数的有效温度声弹性常数,并结合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提出一种温度声弹性-半解析有限元法,研究温度影响下的声弹性超声导波传播问题。通过此方法,计算了铝板中受均匀温度影响下的导波传播,并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分析桁条和铁轨受温度影响下的超声导波传播问题,揭示不同温度影响下桁条和铁轨的波速、波速变化。对于异型截面结构来说,其超声导波监测的一大难点是提高信噪比的问题。由于异型截面结构的复杂性,其多模态和频散特性更为突出,需要对激励和接收传感器阵列进行充分研究。本文利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求解超声导波的激励和接收问题,将表面激励载荷等价为非齐次边界条件,带入到波动方程中转化为非齐次项;采用模态展开的方法研究含有非齐次项的超声导波传播问题的解,得到非自由振动下超声导波特解;提出激励和接收模型,计算板类结构和异型截面结构中不同的激励和接收模型下导波信号的差异,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对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异型截面结构下的阵型分析和激励/接收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实用且经济的激励/接收传感器阵列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结构的破坏失效通常伴随着结构局部大应变的产生,如油气管道等生命线工程在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等作用下的屈曲变形,异质材料或组合构件的界面开裂、滑移和剥离等。对结构局部大应变进行全历程监测不仅可实时掌控结构的安全性态,还可以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结构的损伤机理和破坏倒塌机制。然而,传统的传感元件如光纤类传感器、电阻应变片等受其自身材质变形能力制约而导致测试量程较小,难以满足结构大应变监测需要,目前尚缺乏可
随着现代计算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近年来在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相比于流体声速,实际工程的特征速度往往较小,因此属于低速流动的范畴。对于这类流动,通常将控制流体流动的Navier-Stokes(NS)方程进行不可压缩简化。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以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数值求解NS
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的断裂性能需用非线性的断裂模型来描述,其中的裂缝扩展阻力曲线(即R阻力曲线)表示在裂缝扩展过程中所需能量的变化。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在裂缝扩展过程中,由于裂缝尖端前部断裂过程区的存在,R阻力将随着裂缝的扩展呈现上升的趋势。R阻力曲线方法能有效反映断裂过程区对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裂缝扩展的影响,可以预测试件的荷载-位移等结构响应。在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中,R阻力曲线的确定是混凝土断裂力学
目的:分析收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川崎病(KD)患儿相关临床特征,探究KD患儿收住PICU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住PICU的KD患儿33例,与同期未收住PICU的普通组KD患儿87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及ROC曲线分析KD患儿入住PICU的高危因素。结果:PICU组患儿各脏器影像检查异常率高于普通组,心脏冠脉异常率分别
在生物体中,氧化还原辅酶NAD(P)H在电子以及质子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超过400种氧化还原反应依赖NAD(P)H和NAD(P)+相互转化。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已成功将各种NAD(P)H模拟物用于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可再生NAD(P)H模拟物在反应中因仅需使用催化剂量,避免了模拟物在使用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造成产物的分离困难,同时也提升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尤其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采用两类可
粗粒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由于其透水性好、填筑密度大、压密性好及不易液化等优点,在大型土工构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人工岛、机场高填方、路基、堤坝等土工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为了满足这些工程对变形、稳定及安全评价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对粗粒料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振动碾压施工技术的发展,目前工程现场用于碾压的粗粒料尺寸明显大于室内试验所允许的最大值。现场碾压后粗粒料的最大颗粒粒
复杂薄壁结构因具有轻质、高承载等性能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燃料贮箱、尾喷管等航空航天结构中。该类结构形式复杂、结构细节丰富、精细有限元模型规模巨大,导致动力学分析极其耗时,严重制约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的效率。现有模型降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动力学分析的计算量,但仍无法满足复杂薄壁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过程中,对于整体模态与呼吸模态的精准捕捉、目标频段内频响函数的高精度预测、以及不完整试验模态条件下
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爆炸事故频发。湿法除尘工艺是粉尘防爆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化学性质活泼的铝粉,使用湿法除尘时,受潮铝粉可能放出氢气,诱发氢气/铝粉混合爆炸,给除尘工艺带来威胁。此外,氢气/铝粉混合体系还存在于工业生产烷基铝的反应原料、固体火箭推进剂AlH3脱氢反应中间产物等环境。现有爆炸研究还未系统涉及氢气/铝粉混合体系。已得到的针对纯铝粉和纯氢气爆炸研究成果还无法解释氢气与铝粉混合爆炸过
随着太空任务的不断深入和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轻量化、模块化的大型空间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基础。受限于运载火箭的单次运载能力,在轨组装是大型空间结构最有前景的构建方式之一。随着空间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轨组装技术在未来大型甚至超大型空间结构的构建中将发挥更大的潜力。在轨组装的顺利完成是大型空间结构长期在轨运行的基本前提。整个在轨组装任务工程量巨大、耗时较长,多种空间摄动以及不可避免的组装撞击等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