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污秽》中“美国梦”的幻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1933-)在2000年发表了他的“美国三部曲”中最后一部作品《人性的污秽》。小说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各自追求的美国梦及其生存状况,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纵观美国历史,“美国梦”一直是美国文化和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无数移民为了逃避宗教迫害,或者为了追求经济繁荣,带着各自的梦想抵达美国,试图建立理想中的“山巅之城”和世俗的“人间乐园”。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美国梦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在《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德芬妮和莱斯特各自对梦想的追求,正是当时社会背景和美国梦内涵的具体反映。本论文试图从“美国梦”的角度,结合美国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作品进行细读,以探讨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对梦想的追求、梦想的内涵和梦想幻灭的根源。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三章。第一章阐述《人性的污秽》中主要人物科尔曼、德芬妮和莱斯特各自追求的美国梦。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的美国梦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即科尔曼的自由梦、德芬妮的成功梦、莱斯特的幸福梦。第二章讨论三个主要人物在梦想与现实的困境下美国梦的幻灭过程。科尔曼、德芬妮和莱斯特的梦想分别以死亡、精神流浪和沦为社会弃儿而幻灭。第三章分析导致三个主要人物美国梦幻灭的社会根源。即九十年代的政治正确性,美国个人主义与法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越战的战争创伤。虽然三个主要人物追求的美国梦内容不同,但梦想的实质是一致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美国社会中找到一种理想化的生存状态。但是他们各自珍视并为之奋斗的美国梦都以幻灭告终。他们梦想的幻灭都源于美国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不再是自由、平等和民主基础之上的希望之乡,而是充满了平等与歧视悖论的失望之地。通过《人性的污秽》,罗斯认为“美国梦”作为美国信条和个人理想,是当代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噩梦。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已经成为了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经济发展趋势。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20世纪的环境污染事件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以及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等,即因重金属污染引起。
大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是指,将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结构的上面层(或上面层与中面层同用),并且在排水层下面铺设密级配不透水层。雨水通过排水功能层和排水设施迅速排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公路里程尤其是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建成后养护和管理的工作量也在迅速增加,这就对公路的检测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
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出现分化,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并成为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当前危害世界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和各种年龄的猪呼吸道相关疾病。目前,主要采用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来防控该病。由病毒一种或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交通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这段时期是国家自建国以来交通事业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也在这一时期凸显,并
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在教学上,求的是一个“变”字,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来应对教材的变化,赋予课堂生命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化,而不要“新瓶装旧酒”,运用固有的教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及其技术在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密码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明确面向等级保护的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安全要求,对于确保信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由特定的交际和语言任务贯穿教学过程的实用型教学法,它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深受教学者的欢迎。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任务的定位、设计、教学者角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