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效用研究——基于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再次受到世界关注。从《巴塞尔协议Ⅲ》到国内的商业银行法规,都在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资本补充是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介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理论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动因,并给出我国商业银行近些年进行资本补充的历史数据,为后文研究资本补充行为打下基础。然后,探究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资本补充决策,包括如何选择时机和如何选择资本补充的方式,根据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的时机选择和方式选择时的一般规律,并对此加以合理解释。接着,研究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行为的效用如何,用资本补充公告日的市场反应衡量资本补充的短期经济效用,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上市银行资本补充公告日的市场反应,得出累计异常收益率,并用多变量回归探寻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得出结论并加以解释。最后,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思路,文章被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等基本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前人文献观点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是阐述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铺垫。第四章介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现状,统计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种资本补充方式的运用情况,选取最常用的三种方式为三个样本。第五章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三个样本内部及样本间资本补充的时机决策和方式决策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并解释。第六章是进一步探究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的效用如何,采用事件研究法将事件窗内的银行股收益率与市场指数的正常收益率对比得出异常收益率,以此判断市场反应如何,并比较不同资本补充方式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之间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然后,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前文中计算出的累计异常收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七章是结论,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进行系统地总结并阐述其具有的政策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快速增长,这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减慢,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6.7%,仍具有中高速的特征。经济放缓的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布局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财政分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改革和完善财政分权制度使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区域均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停滞了多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终于重新开启,央行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利率市场化进程就剩下了最重要的5年期以下存款的利率上限这一块。但由于数量巨大,影响力最大的也是这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美元与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币值稳定出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