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拱桥的结构形式和城市景观要求,从较早的石拱桥到当代的钢拱桥或全焊钢结构拱桥,概述了拱桥的发展与演变;结合天津市海河奉化桥工程,应用高性能材料、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注重景观环境规划,系统开展了新型中承式钢拱桥的设计和体系转换研究。论文通过对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反复计算与分析,不断寻求改善结构美观效果和受力状态的结构或构件线形、结构构件布置形式以及主要受力构件和节点的优化设计,同时不断增强施工作业的可操作性。论文重点开展了奉化桥的设计研究,包括从方案构思、结构总体布置、主要构件设计和节点设计到下部结构设计的整个结构设计过程;进行了桥梁整体结构的静力计算、特性分析和屈曲分析,通过采用多种计算手段对桥梁结构的反复计算与分析,实现了对初步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对整个结构的每一个构件及节点(包括拱肋、钢梁、斜撑、拉杆、花瓣骨架、风撑等)连接构造等部件逐一得出符合我国现行规范要求的截面形式,使桥梁从整体构件的设置到局部关键构件及节点的设计,都满足了刚度和强度的要求,确保了桥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论文还研究了该桥体系转换和过程控制的应用以及该桥新型吊杆的张拉施工工艺。成桥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成桥的线形及受力状态与设计分析的预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和节点设计是合理的,出于景观考虑的纵拱线形优化在结构分析方面看来是可行的,出于改善结构受力考虑的抗水平力构件、拱间联系构件的设置以及花瓣骨架形式的优化选择是合理的,出于改善纵拱局部受力调整吊杆布置形式是简单有效的。试验同时表明该新型中承式钢拱桥的体系转换和过程控制以及吊杆张拉工艺的制订和选择是可行且有效的。研究结果在天津市海河奉化桥设计与施工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为保证该桥的安全建设和运营以及创国家优质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为今后类似桥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可借鉴的经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