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调查,探索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KOA)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对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影响,以期更有效有进行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条件的单纯KOA患者40名(A组)和KOA+DM患者40名(B组)进行一般资料及四诊资料的收集,由2名副高以上医师进行盲法辨证,结合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总结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膝骨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特殊性。资料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病KOA以老年人多见,平均年龄为68.65士10.1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P=0.515>0.05)。2、A组患者平均初始发病年龄为62.13士9.327岁,B组患者平均初始发病年龄为54.563士6.722岁,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5<0.05)。3、膝骨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时男性发病率有所升高,两组比较X2=4.588,P=0.032<0.05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的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 ISOA)比较,B组高于A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48<0.05)。5、临床辨证归纳出脾虚、肾虚、阴虚、阳虚、血瘀、水湿、热象等7种中医证素,其中证型中仅有脾虚、肾虚、阴虚、阳虚等证素者归为虚证类,证型中只有血瘀、水湿、热象证素者归为实证类,证型中同时具有以上两类证素者者归为虚实夹杂类。研究发现,KOA患者中医证型多以虚实夹杂为主,占全部患者的78.8%,其中A组占77.5%,B组占8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纯虚证患者的ISOA指数为13.75士0.96,单纯实证患者的ISOA指数为10.38士3.01,虚实夹杂证患者的ISOA指数为15.81士4.89,三组间两两比较(F=7.78,P=0.001),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脾虚与肾虚的患病率在两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别,其中A组脾虚患病率高,而B组肾虚发病率高,且合并DM患者阴虚证型发病率比单纯KOA患者高,而少有阳虚证型出现。7、对两组患者症候分别进行聚类分析,A、B两组均得出脾虚湿困、肾虚、血瘀三大类证型。其中两组脾虚湿困型发病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z=5.0,P=0.025<0.05);两组肾虚型发病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4.053,P=0.044<0.05);两组血瘀型发病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0.058,P=0.809>0.05)。8、KOA中实证致病因素主要为水湿与血瘀,其中水湿在A组与B组患者的比较显示:A组患者水湿患病率(55%)高于B组患病率(15%),P=0.000<0.05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血瘀证型患病率在两组比较中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117>0.05)。9、膝肿的患病率在A、B两组患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2.464,P=0.116>0.05),但在KOA各证型比较中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1.38,P=0.003<0.05),其中以脾虚湿困、血瘀患者较多。10、夜间静息痛的患病率在A、B两组患者中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289,P=0.256>0.05);在KOA各证型比较中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6.322,P=0.042<0.05),以血瘀型例数最多。结论:1、DM可增加男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2、DM可提前人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3、KOA患者就诊时均以虚实夹杂的证候为主,虚证所涉及脏腑主要表现为肝、脾、肾相关症候,而实证主要涉及的致病因素为:血瘀、水湿;4、KOA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病情较轻者主要以脾虚湿困证为主,病情较严重者主要表现为肾虚证和血瘀证。5、DM对KOA中医证型的影响①使膝骨关节炎患者虚证中主要表现为肾阴虚,而脾虚的发病率明显降低;②使膝骨关节病水湿证型明显减少,实证方面主要表现为血瘀及阴虚火旺证型。6、DM对KOA起着提早发病年龄,加速病程进展,加重已有病情等负面效应,治疗KOA的同时应重视DM的治疗。这符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