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铁素体马氏体钢在强辐照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几何稳定性,耐腐蚀性能以及抗辐照肿胀等特性,可以作为核反应堆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铁素体马氏体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为Fe和Cr,还有少量的Si、C、N等元素。同时FeCr合金又是重要的不锈钢材料,其应用不仅局限于核电站的建设,更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FeCr合金通常具有成分无序性,以及复杂的磁性结构,并且材料性能与腐蚀性的研究还主要依赖于实验方法,这使得其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素体马氏体钢在强辐照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几何稳定性,耐腐蚀性能以及抗辐照肿胀等特性,可以作为核反应堆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铁素体马氏体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为Fe和Cr,还有少量的Si、C、N等元素。同时FeCr合金又是重要的不锈钢材料,其应用不仅局限于核电站的建设,更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FeCr合金通常具有成分无序性,以及复杂的磁性结构,并且材料性能与腐蚀性的研究还主要依赖于实验方法,这使得其研究经常受到温度、压力、合成条件等的影响,制约了该系列合金的进一步发展,使用一种方便而且准确的理论方法研究FeCr合金的物理性能与腐蚀性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特殊准随机结构和slab模型结构,研究了铁磁性、体心立方结构的FeCr合金的合成性质、材料性能和与夹杂物相关的局部腐蚀性。考虑了掺杂元素Si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Al脱氧、稀土元素La处理改性夹杂物及对腐蚀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特殊准随机结构方法,计算了铁磁性、体心立方相的FeCr二元随机合金的形成能、磁矩随Cr浓度的变化关系,关注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质与Cr浓度的关系,也计算了德拜温度、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定容热容等热力学性质与Cr浓度的关系。在保证Cr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向FeCr合金中掺杂Si元素生成FeCr Si三元随机合金,并考虑与分析掺杂一定量的Si元素对FeCr合金的形成能、磁矩、Fe与Cr原子间反铁磁相互作用、合金的力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等的影响。其次结合第一性原理与slab模型结构,使用GGA-PBE泛函、LDA泛函计算硫化物、氧化物和元素单质的腐蚀性,并与实验现象进行比较,确定更加适合于后续研究的泛函。讨论Mn S、Cr2O3与Al2O3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的机理和局部腐蚀发生后的传播方向,研究其腐蚀机理与夹杂物的导电性之间的关系、绝缘性夹杂物Al2O3诱发局部腐蚀的机理。通过计算反应方程的形成能推断Al脱氧过程与稀土元素La处理过程中夹杂物组分变化与新组分夹杂物的生成,讨论稀土元素La处理过程中生成的La Al O3等夹杂物的抗腐蚀性能。最后,本文以Mn S-Al2O3为研究对象,根据腐蚀的不同阶段与传播方向,以图解的方式讨论夹杂物团簇的腐蚀过程,同时也关注稀土元素La处理对合金中的Cu含量的影响与如何增强Mn S的抗腐蚀性之间的关系。Fe-Cr-Si合金体材料性质和腐蚀性的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辅以实验研究开展更多相关的工作,对该系列合金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钢锭作为大型锻件生产的上游产业,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生产锻造过程甚至是钢材成品质量。长期以来,由于检测技术难度大等原因,钢锭一直在内部缺陷未知的情况下进入后续生产环节。由于缺乏完善的钢锭质量标准,锻造工艺的编制几乎完全凭借经验的积累或相关文献的数据,对于钢锭冒口、水口切除无确切依据,钢锭利用率低。因此通过超声无损检测的方式对钢锭进行内部缺陷检测,从而实现对缺陷的定位、定量、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问题,这为我国资源丰富的镁及其合金提供了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镁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绿色工程材料”,除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外,还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等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3C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容易启动的滑移系较少,导致其塑性低和室温成形性较差,并且加工工艺易导致变形后的材料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 Medium Forming,简称SGMF),是在传统软模成形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把固体颗粒作为传力介质来代替刚性模具的新型软模成形工艺。该工艺充分发挥了颗粒介质的特点,为具有复杂截面板材零件的冲压成形提供了新思路;中间屏蔽罩作为真空灭弧室中保证内部元器件不受污染的关键零件,针对该零件几何结构具有复杂截面形状特征成形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颗粒介质复合拉深
纯铜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等性能在众多科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硬度低、强度差等缺陷会制约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向纯铜表面加入其他金属元素从而改善其性能变得尤为重要。针对铜和镍无限互溶特性以及激光熔覆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温度骤升骤降特点,能有效解决该问题。但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残余应力对试件加工性能影响极大,为了研究多层多道激光熔覆中熔覆层及基体的温度与残余应力分布以及镍含量对熔覆层性
近年来,TRIP双相不锈钢以Mn-N代Ni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其在变形过程中可通过马氏体相变实现TRIP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在轨道交通车体生产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双相不锈钢在成形复杂结构件或者已成形的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会承受循环载荷,局部位置会经历循环弹塑性变形,材料在循环载荷下会表现出与单调加载明显不同的循环变形特性,而TRIP双相不锈钢在变形过程中还会产生马氏体相变,使得其循
激光表面淬火是一种利用高能密度激光束扫描金属工件,使其表面瞬间形成奥氏体,随后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获得含有细小马氏体组织硬化层的热处理技术。在工件体积小、拆卸难度大、受热易变形等复杂工况下具有传统淬火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探究了激光表面淬火过程中不同加工参数和冷却方式,对W6Mo5Cr4V2高速钢残余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微观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首先,应用Procast软件模拟均匀分布
铬涂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防腐涂层,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不会被腐蚀。此外,铬涂层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十分适合用于汽车轮毂。电镀技术被认为是涂覆机械零件的最常见方法之一,但是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很大危害,磁控溅射技术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绿色环保的涂层技术,它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控制靶材和涂层的成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这适合于涂层的大规模生产。本文使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得到CrNi和CrC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以氮和锰替代了传统AISI300系不锈钢中昂贵的镍,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还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价格优势。这类钢在医疗、汽车、化工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金属零部件最终的各种表面加工工艺,例如切削加工、抛丸、滚压等,都会引入应变层,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这些都会影响金属的力学和化学性能。而这些表面加工工艺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文以典型的高氮奥氏体
轧机在国内担负着近10亿吨钢材生产任务。工程界结合其重载、高速和高精度特性对振动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诸多关于致振机理和振动控制的研究成果。然而,轧机作为复杂机械系统,实际生产中表现出的非线性振动现象仍不断凸显,如颤振成为长期困扰轧机运行的幽灵般难题,导致轧机规定能力大幅降低。其中,冷轧板带在轧制过程中表出现的非线性振动现象,是研究轧制系统的振动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弹性理论及哈密顿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从未停下探索海洋的脚步。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在一些海洋装备的运动系统中服役时,如船舶的动力装置、海水液压传动装置和水下作业机器臂等,腐蚀与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磨损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以两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高Mn含量并加入Ce元素的标记为654-1,低Mn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