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高压球囊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狭窄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应用超高压球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疗效,研究PTA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术后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AVF狭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应用超高压球囊行超声引导下PTA的血液透析患者,术前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内瘘血管超声评估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PTA治疗前后内瘘狭窄处血管内径和内瘘流量的差异;术后至少随访半年,随访期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了解早期复发情况,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TA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在随访期记录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应用Graph Pad Prism绘制术后患者的累积一期通畅率与累积二期通畅率曲线,应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41例患者中1例手术失败,应用超高压球囊的PTA手术成功率为97.6%;2.PTA术后狭窄处血管内径、内瘘流速和内瘘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超高压球囊的PTA术后早期复发率为20%(8/40),超高压球囊PTA术后早期复发与糖尿病病史(r=0.357)、球囊扩张次数(r=0.560)呈正相关,与术后内瘘流量(r=-0.328)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糖尿病(B=2.408,OR=11.110,95%CI 1.243-99.292)、球囊扩张次数≥3次(B=3.316,OR=27.564,95%CI 2.218-342.519)是应用超高压球囊PTA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5.应用超高压球囊的PTA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7.5%,90.0%,80.0%;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95.0%,87.5%;6.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一期通畅率与球囊扩张次数≥3次(log-rank=4.298,P=0.038)、ALB<30g/L(log-rank=4.851,P=0.028)有显著相关性;术后二期通畅率与术后内瘘流量<500ml/min(log-rank=3.907,P=0.048)有显著相关性;7.将log-rank检验中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球囊扩张次数≥3次(B=1.240,HR=3.455,95%CI 1.131-10.588)是影响PTA术后一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瘘流量<500ml/min(B=4.009,HR=55.079,95%CI 3.751-808.700)、球囊扩张次数≥3次(B=2.013,HR=7.488,95%CI1.837-30.516)是影响PTA术后二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超高压球囊的超声引导下PTA是解决AVF狭窄的有效方法,但早期复发率较高;2.糖尿病、球囊扩张次数≥3次是应用超高压球囊PTA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3.球囊扩张次数≥3次是影响PTA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4.术后内瘘流量<500ml/min、球囊扩张次数≥3次是影响PTA术后二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与左睾丸恶性肿瘤患者左肾/睾丸静脉管径及其比值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胡桃夹现象、左肾/睾丸静脉管径与左睾丸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证据。方法:选取2015年0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睾丸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左睾丸恶性肿瘤的31名患者,及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1名健
目的本研究以大样本健康男性体检人群为基础,使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广西男性人群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风险之间的
目的: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而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是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基石。然而HD-MTX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极高,寻找准确预测骨肉瘤患者HD-MTX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的方法,以指导临床及时干预,避免耽误患者后续治疗。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5-2018年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并接受HD-MTX化疗的骨肉瘤患者资料,统计患
目的:研究miR-519b-3p在人类CR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miR-519b-3p在CRC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miR-519b-3p在CR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CRC上皮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构建miR-519b-3p的高表达组和敲减组后,利用CCK-8、transwell实验技术检测miR-
目的探讨单侧颞叶癫痫患者注意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注意功能是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1],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美国科学院院士POSNER等[2]根据神经解剖学、神经心理学提出的注意网络理论,将注意功能分为警觉、定向、执行功能三个部分,警觉又分为固有警觉和位相性警觉[3]。警觉是指为了接收到信息而保持的一种敏感的状态,定向是指从传入的感觉中选择信息执行控制是指解决反应中的冲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接受C2型子宫切除术的宫颈鳞癌患者、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患者和健康妇女血清中mi R-1246的含量,分析mi R-1246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患者术后恢复及复发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mi R-1246对人宫颈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mi R-124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目的:研究术前系统炎症指标联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通过筛选符合的完整病历702例为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123例作为训练集的实验组,并按照性别、年龄、BMI、原发肿瘤位置从结直肠癌不伴有肝转
目的:本实验以全氟辛酸(PFOA)诱导小鼠脾脏免疫毒性为研究对象,研究维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对PFOA致小鼠脾脏免疫毒性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PFOA类环境污染物引起的脾脏免疫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思路。方法:(1)取40只成年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即正常对照组、PFOA模型组、Vitamin C低剂量组以及Vitamin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与外周炎症相关。而近年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新
研究背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世界上第六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首诊时已处于晚期。虽然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单纯全身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仍较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