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EG-2的数字电视压缩码流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使庞大的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成为了可能,使数字视频业务得以广泛的发展。目前,SDTV数字电视码流传输都是以MPEG-2压缩方式传输,对这些压缩视频的处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对空间域和压缩域视频处理原理的深刻认识,对视频处理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对台标叠加处理提出了新的反向跟踪算法,对空间组合处理,提出了基于新的码流分析算法的改进处理方法,这两个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编码、解码的宏块数量,提高处理性能。本文首先从MPEG-2视频编码原理出发,着重分析了运动补偿、DCT变换和码率控制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视频处理的主要算法,将它们归纳为码率转换算法、拼接、特技效果三种模型,并给出了它们在空间域及压缩域的计算方法。接着,针对台标叠加处理中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反向跟踪算法。该算法基于半透明台标叠加处理,以降低台标叠加的运算量为目标,跟踪台标区域内宏块的运动矢量,搜索出需要解码至空间域的宏块,并对解码的宏块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宏块采取不同的编码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解码、编码的宏块数量,提高了台标叠加处理的性能。最后,根据空间域和压缩域空间组合处理的原理,总结了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研究了阻碍空间域和压缩域中空间组合处理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进的空间域处理方法和框架,以及改进的压缩域处理方法和框架,并细化了改进的空间域空间组合处理方法,提出了新的码流分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运算量,提高空间组合处理的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是建立在自动信道质量评估基础上的一种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跳频技术,大大增加了常规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位置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成熟的GPS定位技术主要应用于室外环境,而对于复杂的室内环境,GPS定位技术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因此室内定位技术
图像融合是将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关于该场景更加准确描述的信息处理过程。融合后的图像更适合人类感知和机器处理。近年来,图像融合在军事、遥感、医学等领域有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监测系统由孤立的分布式现场总线监测系统向着开放的嵌入式网络监测系统的方向发展。本文中所实现的基于ARM的电力电缆沟道监测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网络监测系统。它是一个集嵌入式系统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络技术三者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其中,作为上位机的ARM嵌入式系统介于由CAN现场总线构成的智能数据采集节点网络与WEB通讯网络之间,是二者之间信息交互的
本文的开头会介绍一下毫米波通信与RoF系统的特点,并对当今常用的4种毫米波RoF技术作简单的分析。在第一章的最后会给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贡献及结构安排。接下来,本文会在
随着虚拟现实、分布式计算、分布式仿真和网络三维游戏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互式创建虚拟场景方式与传统GIS构建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要求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存储、传输等要求越来越高,压缩感知理论以远远低于传统奈奎斯特定律的采样率对信号进行采样,大大降低了数据量,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
目前我国风电场中各生产厂商的风电机组由于缺乏统一的监控通信标准而存在兼容性、互操作性、可扩展性方面不足的问题,给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风电厂国际监控通信标准IEC 61400-25的推出为实现标准化风力发电机组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未来风电场监控的统一通信基础。本文针对风电场统一监控以及风电机组之间无缝通信的需求,紧跟国际标准,提出在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中基于IEC 61400-25协议
随着动态多结构的虚拟组织之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网格技术正逐渐走向成熟,大型开放网格市场更是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在网格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提供网格
Reed-Solomon(RS)码具有优异的纠错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各类数字通信和数字存储系统中。相对于复杂的代数软判决译码算法,RS码的硬判决译码算法以其简单的迭代和规则的架构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