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早期摄食节律及不同饵料和延迟投饵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eda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产亚洲,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淡水养殖种类,泥鳅的养殖不仅满足我们人民对泥鳅的需求,而且出口韩国和日本。然而,泥鳅的早期培育技术成为泥鳅规模化养殖的瓶颈,主要原因是泥鳅早期的摄食生态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论文对泥鳅早期的摄食节律、最佳开口摄食时间以及不同饵料对泥鳅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泥鳅的早期培育和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鳅早期的摄食节律调查了实验条件下泥鳅早期阶段的昼夜摄食节律和个体发育(光照条件,白天:06:00-18:00;黑夜:18:00-06:00)。观察了从孵化出膜的仔鱼到40日龄稚鱼的形态学和行为学的发育。在水温23±0.5℃的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的第3 d至第4 d能够捕食水蚤。随着仔鱼的生长,表现出了逐渐增强的摄食能力和较为明显的摄食节律。4日龄仔鱼的最高摄食强度和摄食发生率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12日龄的仔鱼的最高摄食强度是在上午08:00和中午12:00,最高摄食发生率是在下午18:00。到孵化后的第20 d,当仔鱼的变形期开始的时候,最高的摄食发生率和摄食强度发生在06:00,18:00和24:00。变形期过后,泥鳅仔鱼的摄食能力相对于变形期前的仔鱼显著增加。30日龄的仔鱼的摄食强度的最高峰发生在下午05:00和晚上20:00,比最高摄食发生率晚大约1-2 h。40日龄的泥鳅稚鱼的摄食节律与30日龄的基本相同。4日龄,12日龄,20日龄,30日龄和40日龄泥鳅的日摄食率分别是43.1%、33.4%、19.0%、12.8%和5.8%。泥鳅早期以变形期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摄食节律阶段,一个是变形期前的仔鱼营浮游生活期,摄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另外一个是变形期后的营底栖生活阶段,摄食活动主要发生在夜里。2.不同饵料对泥鳅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评估了不同饵料培育条件下泥鳅早期的生长性能。检测了泥鳅仔鱼的全长、体重、全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在20 d的饲养周期内,饵料处理组包括:微颗粒饲料(A);水蚤(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B);水蚤加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C);水蚤加微颗粒饲料(D)。经过20 d的饲养后,各个处理组的成活率分别是:21.23±4.2%(A),73.19±2.8%(B),90.76±3%(C)和91.46±3.1%(D)。各个处理组全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最终平均SGR:%·d-1)分别为:5.36±0.44和15.75±1.52(A),9.29±1.25和23.47±2.23(B),9.42±1.55和24.88±2.9(C)以及9.55±1.23和24.40±2.75(D)。B组、C组和D组的仔鱼显示了较高的生长性能,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这三个组的体重和全长的增长率显著高于A组的仔鱼(P<0.05)。A组仔鱼的存活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01)。B组、C组和D组的仔鱼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C组和D组的仔鱼的存活率(90.76%与91.46%)显著高于B组(73.19%,P<0.05)。实验结果证明了混合投喂水蚤和微颗粒饲料和投饲经小球藻营养强化的水蚤以及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泥鳅早期培育方法,并且混合投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天然饵料的依赖。3.延迟投饵对泥鳅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形态学测量研究了延迟初次投饵对泥鳅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饥饿对泥鳅仔鱼不可逆点的影响。在水温23±1.0℃条件下,泥鳅仔鱼在3日龄开口摄食,PNR发生在孵化后的第9-10 d。实验设计包括一个正常的初次投饵时间,即孵化后第3 d,延迟投饵分别在孵化后的第4,5和6 d。在不同的初次投饵时间下,检测了全长、头高、体高、眼径、肌刀高度、口径以及卵黄体积等形态学指标。在实验结束时,与孵化后第3 d投饵相比,泥鳅仔鱼在第4、5和6 d投饵的条件下所有形态学指标较低。6日龄仔鱼,除了眼径和口径,延迟3 d投饵的仔鱼与延迟6 d投饵的仔鱼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延迟3 d和延迟5 d的仔鱼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 d投饵和第4 d投饵的仔鱼在全长、头高、体高、口径和眼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一直持续到孵化后的第12 d。经过15 d的饲养后,在第3 d和第4 d投饵的处理组间,所有的形态学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不考虑初次摄食的影响,泥鳅仔鱼的卵黄囊在孵化后第6d完全消失。1、2和3日龄仔鱼的卵黄囊的体积在四个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延迟3 d投饵的仔鱼在孵化后第4 d和第5 d的卵黄体积(0.0125±0.0015 mm3;0.0077±0.0009mm3)与延迟4 d(0.0081±0.0011 mm3;0.0039±0.0004 mm3),5d(0.0079±0.0010 mm3;0.0017±0.0002 mm3)和6 d(0.0082±0.0011 mm3;0.0016±0.0001 mm3)的仔鱼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30 d的饲养后,各个组成活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延迟3 d投饵的仔鱼的成活率最高为75.85%,然后依次是延迟4 d的31.76%,延迟5 d的14.50%,以及延迟6 d的6.43%。
其他文献
语言与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离开语言交际经济活动无法进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外语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章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微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意识形态发挥社会效应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作用与影响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一方面,微传播以其即时性、便捷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但是在餐饮企业中,特别是在中小型餐饮企业里,仍然普遍采用手工管理方式,这无论是在工作效率、人员成本还是提供决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这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合理性、正当性及全方位依
为了提升我国成品粮智能仓储装备的科技水平,以四向穿梭车作为研究与应用对象,研制了一种面向成品粮立体仓库的新型四向穿梭车设备。从四向穿梭车的机械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